煙草在線專稿 2003年,我到煙草公司上班。于我而言,與煙草的結緣不僅僅只是我與煙的關系,它有著更多的意義,它意味著一段情緣,意味著一段隨著時光悄然而逝卻又始終深藏心間的青春年華。
我記得,初到煙草公司時,最開始幾天先是在城區的一個批發部跟班學習、認識煙,那時候所有的零售戶都是到就近的批發部自己進煙。之后經歷了煙草公司滿載一車煙到各個轄區讓零售戶選購的階段;再到煙草行業與時俱進推出電話訂貨業務,只需一個電話,所需香煙品種數量款項全部搞定,煙款存到銀行,第三天,零售戶就只等著煙草人員送貨到店就好,快捷方便又實惠。
如今,由于電腦的普及,更快更好的“新商盟”訂煙方式又來到了零售戶的面前。打開“新商盟”,不僅僅是為訂煙,里面很多卷煙品牌和煙草相關知識更是讓零售戶受益匪淺,以至于好多客戶說,不僅“喜歡上了‘新商盟’,更喜歡上了里面那份自在暢游的感覺。”
我是泱泱大煙草行業的小小一員。回首和煙草共同前進的這12年點滴歲月,親身經歷著煙草行業每一次的變革,真的思緒萬千、感慨良多。親自走過是一段別人不可復制的獨有歷史,回頭望望走過的路,我的腳印有深有淺,有高有低。
我的業余愛好是寫作,雖然到現在還沒有太大的成就,但是我會隨著腳步的不斷前行,一路堅持。
記不清第一次給《陜西煙草》投稿的初衷,但我清晰的記得我這第一次的正式投稿全部是手抄完成,信封投寄過去的。那次的手寫稿《電話訪銷,你做得如何?》發表在《陜西煙草》“網絡前沿”模塊。當時還是同事看到并告訴我的,他們說:“光玲,你寫的文章發表了……”當時有些不敢相信,因為《陜西煙草》是個特別大的平臺,直到我親眼看到自己熟悉的文章和名字。雖然有一點失誤,作者單位由“鎮安縣煙草專賣局(公司)”印成了“鎮江縣煙草專賣局(公司)”,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內心無比興奮的心情。
在接下來的又一次投稿中,我順便提到了這個失誤。沒想到竟然接到時任《陜西煙草》責任編輯的劉宏波老師的電話,他說看到了我的那封短信,還問我是不是因為作者單位印錯了導致我沒有收到稿費。之后劉宏波老師還告訴我一個投稿郵箱和每月投搞的日期。老師的這個小小舉動,讓我看到了這群煙草人對每一個作者和讀者的細微關心,從另一個側面更加激發我好好寫作的初心。我以最快速度在網易給自己申請了一個郵箱,開始網上郵件投稿。隨著《一起走過的日子》、《北京娃餃子館》等在《陜西煙草》的發表,我業余寫作的信心高漲。
2005年9月,我到市局上班近半年,趕上行業“兩個維護”( 維護國家利益,維護消費者利益)演講比賽,那次我有幸參加了市局六縣一區的演講選拔并獲得了二等獎。我自己寫的《切實維護國家利益消費者利益,共筑煙草事業美好明天!》被選登在市局當年10月的《商洛煙草》刊物。雖然沒有資格繼續參加省局組織的比賽。不過我很高興以方隊代表的形式,去西安曲江觀摩了整場演講,受益良多。
隨著本職營銷工作的經歷增多,我開始試著拓寬自己的寫作領域,寫煙草人煙草事的通訊報道,會發在市局或者省局內網。《近些,再近一些》、《一個乞丐的市場營銷學》在《陜西煙草》陸續發表。2009年我參加了省煙草學會的國慶征文,《服裝的變遷》獲獎并選登在《陜西煙草》雜志。同年被陜西省煙草學會授予“2009年度宣傳報道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隨后,我更加不斷學習充電,只要有空閑時間,就開始如饑似渴地讀書,再寫字。于是也就有更多的文章相繼發表:《母親是游子的故鄉》、《回家》、《金絲峽行走散記》、《親愛的松樹》、《愛生活、愛美食》、《嘿,朋友,品質好貓,抽長樂吧!》、《最是好貓情深》、《今年流行紅好貓》等不間斷地發表在《陜西煙草》、《三秦都市報》、《陜西中煙報》、《天竺山》。其中《嘿,朋友,品質好貓,抽長樂吧!》被旬陽煙草、彬縣煙草、漢中卷煙二廠等多家轉發,還拿了單篇單次最多的稿費。
這之后我又看了好多文友的文章,整理了辦公室所有的報紙并分門別類再學習研究,包括“東方煙草報”、“中國煙草”、“陜西煙草”和“新煙草”雜志,于我而言,辦公室里的專注,業余活動的精彩,本職工作的進步,寫作路上的驚喜,是我一路珍藏的最美年華。
干煙草的13年,這個時光真的不算是滄海桑田,但足以穿越我金色年華的美好回憶,讓我對煙草人煙草事產生很多無法忘懷的永恒記憶。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嘉年華,那些時光,或明媚,或難忘,或記錄,或張揚,如果個人覺得好,便是最好的年華,亦是最美的時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