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仲由百里負米,閔損蘆衣順母,王裒聞雷泣墓,郯子鹿乳奉親,丁蘭刻木侍親,蔡順拾葚異器的故事,感動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中華民族把孝作為百善之首。
人們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但是盧氏分公司豫西良種繁育基地主任張建民的孝行,向人們演繹的是:一個女婿一個兒。
1992年,他與本公司職工李金愛相愛,攜手走進了婚姻殿堂,第二年有了心愛的千金。開始幾年,小兩口上班掙錢,老岳母在家打點家務,一家人和和睦睦,小日子過的甜甜蜜蜜。孩子長到六七歲的時候,不幸降臨到這個家庭。愛人被確認患上了不治之癥。為治好愛人的病,建民上北京,下廣州,四處求醫。經多方治療,病情有所控制,但是,病魔還是無情地奪去了妻子的生命。2007年,愛人帶著對母親、女兒、丈夫的牽掛,撒手人寰。彌留之際,愛人拉住建民的手,用盡全身力氣斷斷續續地說:“建民,我死后,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咱媽,你要好好待她,老人家太可憐了……”
這位老人確實太可憐了,她一輩子沒有生育,膝下無兒無女,金愛是她們夫妻領養的,丈夫早早地離開了人世,老太太把一輩子的希望寄托在金愛身上,不想金愛英年早逝,老人的晚年生活著實讓人擔心。
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金愛下葬那天,建民哭得很傷心,他在金愛的靈前哭訴:“金愛,你放心走吧,我會像照顧我的親娘一樣伺候咱媽的。”
愛人去世后,看到建民一個人太不容易,都勸他說再找一個伴兒,建民總是說,等等再說吧。其實建民擔心的是,再找一個能不能好好地照顧老人。
在岳母病逝前的那幾年里,建民堅守著在金愛靈前許下的諾言,像對待自己親生母親一樣伺候著老岳母。那幾年,他推掉了所有的應酬,每天一下班,就早早地回到家,陪伴在老人身邊,把一天的見聞給老人說說。每天上班前,第一件事是到岳母床前問候一聲,問問老人的身體情況,吩咐保姆今天該干的事情。左鄰右舍提起建民沒有一個不夸獎的,鄰居付大爺動情地說:就是親生兒子,只怕只能做到這個份上了。
2010年,老岳母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安然閉上了眼睛。出殯那天,建民披麻戴孝,長跪不起。左鄰右舍的大叔大娘們看到此情此景,無不為之動容,紛紛勸說道:建民啊,你不要太傷心了,你對你岳母已經盡心了。
單位的職工在一起,每每議論起建民盡孝的事,總有說不完的話,這個說,平日里只知道建民脾氣不好,原來他還這么孝順。那個說,建民這個人重情義講義氣,是個好人。
建民聽了這些,淡淡地說:“這有啥,人嗎,總有講點良心,人到世上都有兩重父母,岳母與親娘有多遠?老人伺候我一家人吃喝十幾年了,就憑這一點,我就該好好照顧老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