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太極拳中有一個術語叫聽勁,什么是聽勁呢?就是當手的末梢神經與對手接觸時,感覺其勁力的大小、方向等。太極拳分三乘功夫:著熟、懂勁、神明。聽勁屬懂勁之列,要想達到聽勁的層次,就必須要勤加練習推手,熟練掌握太極拳棚、捋、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十三式功夫。這十三式為太極拳的“形”,但你要學會聽勁,還必須要領會十三式的“意”,忘掉十三式的“形”,達到隨心所欲、順勢而為的境界,也就是所謂的得意忘形。得其意,忘其形,不僅是學藝的必經之路,也是學藝的最高境界,各個領域皆是如此。
在中國革命初期,左傾教條主義成為全黨指導思想。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把俄國經驗神圣化,頑固地堅持“城市中心論”和冒險主義的軍事戰略,導致第五次反“圍剿”斗爭的失敗,使紅軍損失慘重。其根本原因就是只得俄國經驗的“形”,而沒有領會俄國經驗的“意”。這與太極拳推手一樣,你只學會了十三式,人家打過來,你不懂聽勁,擺開架勢與人家格擋,可你又沒有人家力氣大,所以你只能吃虧。但毛澤東不一樣,毛澤東是領會俄國經驗“意”的,1930年5月,毛澤東撰寫《反對本本主義》,尖銳批評了教條主義,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強調調查研究是實現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正確地結合起來,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途徑和方法。毛澤東從思想路線的高度為開創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從這一點來看,毛澤東是已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意”,而忘卻了馬克思主義“形”的,這是高手所為,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使敵人的拳腳落空,并借力打力,這種聽勁功夫不是王明那種只學會了十三式的所能理解的。
《陳氏太極拳》中有云:練習聽勁須由學習沾黏勁入手。運用聽勁時,應先將已身呆力俗氣拋棄,放松腰腿,靜心思索,而斂氣凝神以聽之。我們在學習所謂的先進經驗時,首先也是要從這個沾黏勁入手,把先進經驗沾黏過來,但絕不能照搬照抄,因為你不是人家,人家的東西是符合人家實際情況的,可并不一定都符合你,這就是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所講的要學會有選擇的拋棄。要學會靜心思索,己身上的那些呆力俗氣當然要拋棄,但己身上那些優質的、強大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東西是要保留的。我們不能為學而學,要懂得領悟,如果人家怎么做,你就怎么做,那豈不是與邯鄲學步同日而語。到時非但未能學成人家好的東西,連自己原本實用的東西也丟了,后悔也是來不及的。
懂得聽勁的太極拳高手能讓麻雀落在手中而不讓其飛走,俗稱“雀不飛”,因為麻雀在起飛前需要兩只爪用力蹬一下,而懂得聽勁的太極拳高手在麻雀蹬時瞬間撤力,麻雀就飛不起來了。麻雀蹬爪是不按什么套路,也不按什么時間規律的,所以你也不能按照固定的形式去撤勁,只有你領會了其中的奧秘,用“意”去感知,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得意忘形是一種境界,不是誰都能體悟到的,但最起碼應該借鑒一下,思考一下,否則很難逃出本本主義的圈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