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5年11月26日,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通訊員技能提升培訓活動。來自《漢中日報》的編輯老師給大家講解了通訊的寫法,的確很生動,令人震動。我聽了以后,對寫文章有了一點新認識。為了生活,我要好好寫作,哪怕水平有限,權當一種寄托和消遣。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人們都喜歡敲擊鍵盤寫文章,甚至復制、粘貼,不亦快哉。據一位作家說,互聯網造成了思維的平面化,它限制了人們的思維,也使人的思維退化了。而用手寫稿,思考性強,能讓作者思想燃燒,我手寫我心,寫出有深度、有溫度的文章。也許用手寫文章,思維能活躍起來,每一個字都經過大腦的思考。
抄襲別人是沒有感悟的。只是用鼠標、鍵盤來復制、粘貼,難以成為真正的作家。要有思考,有思想,也學用筆寫確實有不同的感覺。但是,現在畢竟是信息時代了。早都換筆了。人們使用鍵盤和鼠標,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一種技藝。為了真正能思考,不妨拿起筆,爬爬格子,成為一個真正愛好文字工作的人,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文化人。必要時,用毛筆寫寫字,寫寫文章。看毛主席、郭沫若的文章,不光思想內容好,書法也不錯,讀起來格外有意思。
文無定式,通訊寫作要出新,不要吃別人嚼過的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是必須的。比如,朱啟平1945年在重慶《大公報》上發表的《落日》一文,是一篇扛鼎之作。標題很出彩,令人叫絕!柔中帶剛,罵人不帶臟字!看似題目平淡,其實是提煉的結果,很解氣、解恨!開頭很精煉,概述時間、地點、事件,歸納總結,定調,抓住了讀者。內容結構上,寫大場景,分段式來寫,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如“簽字場所”,很有現場感;“白馬故事”,寫得匠心獨運,輕松一笑;“代表到來”,非常注重細節描寫;“儀式開始”、“投降書”也寫得很莊重。在語言特點上,舉重若輕,輕松活潑,生動有趣。在背景材料的運用上,也很巧妙。在結尾部分,寫中國的民主團結,“舊恥已湔雪,中國應新生”,振聾發聵,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反映了作者和中國人民的心聲,提出了中國的未來和道路,讓文章上了一個層次。
寫文章要否定自己已習慣的寫作模式,能自我創新、否定、提升。要用細節說話。思想感情比寫作技巧更重要。可以嘗試用散文筆法寫新聞。另外,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技巧。比如,選好主題,主題是文章的靈魂,主題不能太多,忌大而全;結構布局合理,要能反映主題;要有邏輯性,有內在聯系,不能混亂;善于畫龍點睛,結尾要有力度,要有思想性,揭示主題;要用短句,文風樸實;通俗易懂,多用群眾語言,多用事實說話;寧短勿長,把長文章寫成短文章,簡練生動;文不厭改,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
多年來,我也寫過一些文章,有新聞、論文、散文等。有一些新聞稿,因為沒有價值,被編輯退稿。有些論文,因為水平有限,沒有發表。有一些散文,因為水平不高,也沒有被登載。說實話,我比較喜歡的還是散文,主要是政治性不強,文學的味道較濃。比如,我2014年在《陜西煙草》上發表的《橘子紅了》、2015年在《陜西煙草》上發表的《神奇的橘鄉》,就寫得樸實生動,有感情,有思想。我的妻子讀了,也非常喜歡,直夸我的文章寫得好。妻子還開玩笑說,就是放個屁,也能寫成一篇文章。
其實,寫文章是蠻辛苦的一件事。掙稿費不是主要的。關鍵還是心中有感而發。只要我活著,我就要寫。我愛寫作,我要好好活著,好好寫作。有些人開玩笑說,要讓我當莫言。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我就是我,我手寫我心,筆耕不輟,奮斗不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