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二十年前的清明時節,還未到而立之年的我,曾寫過一首《碑的永恒》,我在詩中這樣寫道:站石為碑/孤獨地敘說著/風雨無奈的不朽……只有萬山的綠/才能真正說出你高遠的心事。那時心中有著年輕人的高傲,寧愿孤獨經受風雨的侵蝕,也要倔強地站在曠野中。今天想起,當時的認識過于膚淺了,站石也好,臥石也好,能夠稱得上碑的,絕不取決于何種姿態,而在于其上書寫了什么樣的文字。
十年前,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中央電視臺聯合開展了一個主題為《永遠的豐碑》大型主題宣傳活動,介紹了中國共產黨80多年歷史上的優秀代表人物、革命英烈和勞動模范,反響強烈。這個節目中對豐碑是這樣描述的:豐碑是精神的凝聚、思想的旗幟,是一個民族靈魂的金字塔,矗立在人類社會前行的路上。豐碑是歷史長河一葉高揚的風帆,標志著一個民族文化的航向。豐碑是不滅的精魂,支起鋼筋鐵骨,筑城一個民族的品格與氣質。歷史的豐碑,兀立于思想的峰巒,獨行在精神的荒原,神圣之光在霹靂中綻放,星光輝映,照亮人類思想的星空。
這段描述給我很深的感觸,尤其是最后一句,我覺得總結得最好,之所以稱作碑,是因為它的照亮作用,而不僅僅是標記。人是有信仰的,在信仰的牽引下,人會始終朝著一個目標邁進。在前進的路上,會有許多坐標,這個坐標就是樹立在人們心目中的豐碑,而上面銘刻的是開拓的精神和前行的動力。從這個角度講,站著的石頭并不一定就是坐標,臥著的石頭也許就是指引方向的路基。
很長時間了,電視上反復播放武漢大學支教女孩趙小亭的公益宣傳片,而聽到“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的歌聲,正契合了生如春花之燦爛,死如夏花般絢爛的趙小亭,總會讓我心中涌起波瀾。來自江蘇的支教學生趙小亭剛剛過完20歲生日,便把她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貴州那片傾注了無限熱愛的土地上,但人們卻從中讀懂了什么是溫暖,什么是奉獻,什么是永恒。
我不清楚在趙小亭的墓碑上是否會刻上中國杰出青年志愿者、湖北省杰出大學生志愿者、武漢大學品學兼優自強奉獻優秀大學生、武漢大學杰出青年志愿者、湖北省優秀大學生、“三八”紅旗手、“如皋愛心大使”、全國無私奉獻優秀大學生等等這一系列榮譽稱號,但都無所謂了,因為趙小亭的精神已經成為了一座山峰。正如當時報道中所說的那樣:這樣的山峰,可以改變風的走向,可以改變風的走向,可以決定水的流速。這風,就是社會風氣;這水,就是文明進程。
趙小亭沒有高傲的性格,她只是一片花兒,默默綻放在貴州大地。趙小亭的墓碑也不會有多么高大,但即便臥著,也會讓人們永遠仰視。這就是趙小亭生命的偉大。有時,一個名字就是一尊豐碑,它能與山河同在,讓蒼生永記,讓青山不忘。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寫的那首詩,唯有認同的也只是最后一句:不必為此去證明了/永恒的/才能永恒。什么才能永恒,唯有精神,讓人們永遠敬仰的精神,才是永恒不倒的豐碑?! ?/p>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