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蘇州拙政園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瘦透的奇石,也不是錯落的樓臺,而是那無處不在的圓形拱門和圓形拱窗。行走在曲徑通幽般的回廊中,忽見如滿月狀的圓形拱窗,便會讓你心中一亮。而透過圓形拱窗映入你眼簾中那如剪影一樣的園林,更會讓你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你的心情會隨著那圓形的世界而變得舒朗起來,這也正應了“拙政”二字的深奧。
明朝正德四年,也就是1509年,在京城做官的蘇州人王獻臣,因失意官場而還鄉。回到蘇州之后,王獻臣買下200畝土地,營造了一片城市山林。晉代文學家潘岳的《閑居賦》中有一句“拙者之為政也”,恰好與王獻臣離開宦海之后的心境十分貼切,于是這座園林便被叫作了“拙政園”。
官場就是這樣,凡事要講究個策略。之所以推崇鄒忌,就是因為其圓滑的思維行事。鄒忌諷齊王,不是直抒其過,而是先言自身的不足,再傾君主之威儀,然后再曲徑通幽,暗指不是,不僅讓齊王舒心接納,也為自己贏得了能言善諫的美名。所以后人以此教育孩子,那才是聰敏技巧、高深智慧的典范。然如比干抱心,則有點魯莽;魏征所言,則有點逆耳;扁鵲不諱,則有點愚鈍。同樣是諫言,國人雖都稱道,卻更喜于鄒忌。
王獻臣失了鄒忌“圓”的智慧,故用“拙政”二字來自嘲。想來王獻臣透過圓形拱窗看世界,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吧。
中國人是很喜歡圓的,并把圓作為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征形態,廣泛應用于各種藝術展示當中,而通過圓去展示其內的別有洞天,更是深得中式家居設計的寵愛。中國家居是講究格局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區域便是玄關。玄關是什么意思呢?原指道教中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教內煉首先要突破方能進入正式,后來引用到中式家居中,意指通過此過道才算進入正室,現在泛指廳堂的外門,也就是居室入口的一個區域。過去中式民宅推門而見的“影壁”,就是現代家居中玄關的前身。
而國人最喜歡的玄關制式便是圓拱形隔斷,隔斷四周或是鏤空的圖案,或是博古架形勢,中間一個月亮門,給人以若有若現的婉約美。玄關的妙處在于既反映了中國人重視禮儀的傳統文化,又講究了含蓄內斂,給人一種“藏”的精神。不僅使外人不能直接看到宅內人的活動,而且通過玄關還可以在門前形成了一個過渡的空間,同時也給了主人一種領域感。
最精彩的就是這個圓形月亮門,圓月象征團圓美景,有圓滿平安之意,所以圓形月亮門也自然成為玄關形制的上佳之選。中國人認為,圓則滿,滿則圓,心有圓滿便安寧不爭,便以和為貴,便能取道中庸,便不會因極端而失衡焦慮了。所以,中國人以圓為大成,以圓為崇拜。若是不懂得圓,便失了中國人的境界和習慣,在中國土地上也就失去了生命力,這就是圓中所窺到的玄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