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前幾天晚上鄰家,燈火輝煌,鞭炮齊鳴,不長拉夜的搞那么大動靜,好是納悶,一問方知,是給兒子過生日;給個毛孩蛋子過生日就擺的這么隆重,給辦事的樣。這幾年農村剛興起的個人節日,多是年輕的父母給孩子過,買上一個大蛋糕,炒上一桌子菜,一家人歡聚一堂,更多的是招呼臨近的親戚朋友一塊參加,給孩子過生日有點假,大家就是圖一個熱鬧是真。
心中便想知道過生日的門道。問有過的,是過陰歷還是過陽歷,各有各的過法,也各說各的理。弄清過生日是中國的風俗還是西方的洋節,書上說中國人很早就有過生日的習慣,窮人是不感興趣的,即使過,中國人是喜歡過陰歷的,因為中國對初一十五特別忌諱,二十四節氣都是一道坎,小媳婦回娘家是不能犯渾的,“節”也是一種理,你不講理會吃虧的。中國有句老話叫“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明知不對就不要逾越,如果我們還是一位文化人,尊重現實就是尊重自己。
生日每個人都有,就是自己出生的那一天,陰歷也好陽歷也罷,讓我們記住自己出生在幾月幾日,是我們實即的歲數,過年的歲是虛歲,人生寥寥幾個秋,只有過了生日,自己才真正又添了一歲。過生日的那一天是我們回味一年來的或得或失,回顧昨天,今天更好選擇明辨是非曲直的道理走好明天;并不是許一個愿一口氣吹滅了蠟燭就能實現心中的夢想。一直到我初中畢業,不知道誰過生日,只是在電視劇領略形式,看不出過生日的深層含義,大多是情人一束花,孩子一桌菜,大家齊唱一首,祝你生日快樂歌,估計會迎來一種久違的歡樂或激動人心的場面造作。
俗話說:“孩奔生,娘奔死。”孩子離開了產房,娘還沒離開閻王。到底生日是給誰過的,生日的意義是什么?我常想。而現實,只看到生命的偉大活著的光榮,別的也就視而不見了。就像我鄰人給他兒子大過生日,每天早上看他母親端著碗上他家要飯吃,嘴里在向路人哀求著,晚晚趕不上,每一句飄在路兩邊的語言像把鋒利的尖刀挖著世人的心一樣難受。在孩子生日,滿桌,燈紅酒綠,推杯換盞,或許看到了孩子的希望,卻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我認為過生日,給尊老敬老能扯在一起;人類的繁衍文明給偉大的母愛是分不開的。在慶祝我們喜來世間,自己的節日,無可厚非;為什么我們不能先跪在父母面前,祝他們健康長壽。父母的健康長壽,孩子的生日才過的更有意義;不然,縱使紅燭面前許宏天大愿 又怎么能實現,因為你內心沒有一丁點愛的源泉,不懂感恩,不知回報,愿望再好也在談笑間……
我們家從沒有任何人過生日,我也不知道父母、兄妹的生日。80年代中期辦第一次身份證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1月14日,哪次大娘來我家和母親一塊做活,我問起了我的出生,母親說記不清,大娘說我是正月生的,得歲。看來所謂的1月14日就是正月十四。農村好以陰歷記事,陰歷和農事是分不開的,所以陰歷也叫農歷。報戶口時,父親可能說的是農歷。農歷陽歷對我們鄉下的家庭來說是無所謂的,那時我就知道過一個年節。
改革開放,社會的繁榮,催生了節日泛濫的地步;國節摻雜著洋節此起披伏愛過節的人也樂此不彼推波助瀾。“節”給我們帶來歡樂同時也給我們注入思考。像鄰家“小五”一手端著飯碗一邊罵娘:“都缺德,娘又不是我一個人的,你們不管我也不問,餓死拉倒……”沒有娘生你,娘真的餓死拉倒。“小五”只是這個社會的敗類,敗類是極少數的,再少也說明老年人在社會所凸顯出的問題的重要性。
“人間四月芳菲盡”花謝了,五月正是青杏毛桃墜滿枝的景象;燕子低飛布谷催,小麥拔節都吐穗;楊柳婀娜微風中,山邊榴花一片紅……過了勞動節,就到了母親節,雖然我不知道母親的生日,在母親節里和母親的生日一樣,我祝福母親,母親給了我生命,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受的罪千言萬語我用文字是無法表達的 。為了表達對母親深情似海的愛,5月在我心中塑成了母親的生日,在這個月里,母親隨時感受到生兒育女給自己帶來的幸福。
5月,讓我們生活在母親身邊,我愛5月,祝福我的母親健康長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