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煙草這東西,不光搞經(jīng)濟工作的人喜歡它,因為它能帶來財稅貢獻。從消費的角度看,有些文人也喜歡煙草,可以說有一種煙草情結(jié)。
魯迅先生嗜好煙草,而且煙癮極大,許廣平在《魯迅先生的香煙》一文中談到:“凡是和魯迅先生見面比較多的人,大約第一個印象就是他手里總有一枝煙拿著,每每和客人談笑,必定煙霧彌漫。如果自己不是吸煙的,離開之后,被煙熏著過得衣衫,也還留有一些氣味?!?/p>
毛主席是寫詩歌、寫文章的大家,他也愛抽煙。據(jù)說,毛主席在指揮打仗的日子里,愛抽煙和喝茶。有一次,轉(zhuǎn)戰(zhàn)陜北途中,在佳縣附近,面對胡宗南的追兵,究竟過不過黃河,當時化名“李得勝”的毛澤東要求抽煙,最后在一位炊事員手里找到了香煙。毛主席在雨中邊吸煙,邊思考,最終做出了不過黃河的決定,結(jié)果出敵不意,轉(zhuǎn)危為安。
陜西作家中,抽煙的人不少。寫了《白鹿原》的陳忠實,本是農(nóng)民出身,愛抽便宜煙。比如,原漢中卷煙一廠(最早叫城固雪茄煙廠)生產(chǎn)的“巴山雪茄”就為他所愛。陳忠實先生曾給《漢江煙草報》寫過一幅字,內(nèi)容是:“巴山雪茄,伴我十年”。寫過《平凡的世界》的路遙,其實也寫過《漢中論》的文章,他贊美漢中的大米生產(chǎn),也肯定過“公主”香煙制造。至于賈平凹,他的小說寫作也離不開煙熏,他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談吃煙,很有意思。聽說,他寫《廢都》時,挪過幾個地方寫,但都少不了煙抽。
喜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也是一個標準的“煙民”,其吸煙鏡頭屢見媒體,據(jù)說煙癮還很大,而且鐘愛“中華”煙。他曾為《煙醉——獻給每一個抽煙或反對抽煙的人》一書寫過序。在他的作品《酒神》中,多次提到中華牌香煙。據(jù)說,他的小說手稿《生死疲勞》被朋友用10條中華煙換走了??梢娔詫χ腥A煙蠻喜愛。
筆者在煙草系統(tǒng)工作了二十多年,見過許多從事文字工作的人,比如辦公室主任、秘書、編輯,大多都有吸煙的愛好。有一位辦公室主任曾經(jīng)給我說,搞文字工作的人很辛苦,給領導和企業(yè)服務,寫材料這差事不好弄,有點像司馬遷,弄不好就要受宮刑,壓力很大。所以,抽點煙,喝點酒,可以減輕心理負擔,獲得一點平衡感。
我出生在陜西農(nóng)村,從小就見過農(nóng)民抽煙,一般抽的是旱煙、水煙、低檔香煙。碰到過紅白喜事,在禮房寫禮簿的先生,經(jīng)常是邊抽著煙,邊用毛筆寫禮單。給我當過老師的文化人,男老師幾乎都抽煙。印象最深的是,在澄城縣寺前高中讀高三時,英語老師高進財利用上課前的時間,急急忙忙抽煙,大口大口地抽,抽完后精神抖擻地走進教室,給同學們講課,知識淵博,生動有趣,非常吸引人。大學里,教授抽煙也是常事。
文人是世上愛動腦筋的一類人,比較辛苦,所以抽點煙,調(diào)劑調(diào)劑,享受享受,也是正常的自然的現(xiàn)象。他們在自己買煙抽的同時,也給國家財政稅收做了貢獻,功不可沒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