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這次在合肥走訪卷煙市場,遇到過很多東北老鄉,雖有他鄉遇故知的親切感,但更有東北人口流失中的蒼涼。越來越多的人踏上遠離故土的列車,一路南下,這其中飽含著對經濟下行的無奈和對追求幸福生活的追求。黑龍江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羅丹丹曾講:鄉愁是一種尋覓。尋覓什么?經濟上的安全感,心理上的歸屬感。而這些遠離故土的他鄉人,正在被鄉愁所煎熬,被思念所蹂躪。
在去往快捷酒店的途中,出租司機講他是齊齊哈爾人,幾年前迫于經濟所迫,只身南下到了合肥,干起了出租司機行業,并在合肥娶妻生子。我問他:在齊齊哈爾干出租車行業不是一樣嗎?他說:不行,掙不到錢。一天累得要死,掙那點錢還不夠給車主的呢。我又問:那在哈爾濱、長春干出租車行業,離家不還能近些嗎?他說:效益也不行,又何況自己出門在外,還得租房子,掙不了幾個錢。我再問:在合肥過得好嗎?他說:可以,比在東北強很多,現在妻子孩子都在合肥,也有了自己的家,所以再想回歸故土就難了。我說:想家嗎?他說:想,但也沒辦法,都是為了生活。
晚上,在一家火鍋店吃飯,忙前忙后的老板一聽我的口音,就問:東北人嗎?哪個城市的?我告訴他:我是沈陽的。老板聽后說:我們是老鄉,我是哈爾濱的。我問:怎么想起到合肥這邊開火鍋店呢?他說:頭幾年在哈爾濱開火鍋店,但效益一直不怎么樣,哈爾濱開火鍋店的太多了,經濟又不景氣,所以哥幾個一商量,算了,還是兌出去,到南方城市發展。就這樣,哥幾個在合肥開起了火鍋店。他說:這幾年在這邊開火鍋店,效益還不錯,所以也不打算回去了。
在另一家飯店吃飯的時候,遇到一位服務員也是哈爾濱的,十八九歲的年紀,高中剛畢業沒兩年,在家鄉找不到一個相對正經的工作,所以只能干服務員這一行。但在家鄉,做服務員掙的很少,甚至養活自己都困難。索性,一路向南,在合肥干起了服務員。我問她:在這里掙得多嗎?她說:還好呀,總之比在哈爾濱干服務員強多了。
服務員的回答,讓我想起女兒講她的同學。女兒說:她同學學習還是很好的,但在應屆生招聘中,網申投了很多地方都沒通過,大概是因為在沈陽沒有幾家企業重視電子信息這個專業,即使有,也要求對方是985、211這樣國家重點大學的,或者是碩士以上學歷的。至于二本學歷的,很難找到合適的職位,除非你肯到那些私人小公司去工作,薪水也是低得可憐。與其那樣,還不如到更重視電子信息專業的南方城市找工作。于是,孩子的很多同學都跑到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去發展了。女兒講:她的那位同學還算家境殷實,但她同學在深圳過得也很拮據,為了不給家中添麻煩,有時只能泡方便面充饑。
收入差距,目前已成為吸引大學生南下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東北三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不到3000元,而廣東已超過5000元,這就驅使東北人口,尤其是具有高學歷人口逐年流向了就業機會更好收入水平更高地區。據調查結果顯示,東北三省人口流出近年來呈現加速態勢,已成為凈人口流出地,主要流向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
人口外流對經濟發展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那就是導致“經濟下滑——人口外流——經濟進一步減速”的惡性循環。在東北,有很多曾有過輝煌歷史的大企業,如今都深陷發展困境。大學生不愿來,有本事的老員工也被南方企業挖走了。結果是年輕人越來越少,退休人員越來越多,造成企業發展和養老保障都是難事。
如今,國家正在加大力度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但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劇又為振興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我想,除了經濟政策上的扶持,更重要的還是要有一個公平、良性的就業環境,畢竟年輕人才是振興的希望,有了年輕人才會產生發展的內生動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