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菖蒲這東西,不了解的人是不在乎其存在的,就那么一株矮矮的、細細的短草,混在草坪中是根本沒有人會發現的。但就是這么一株草,自去年末開始,又在蘭友中流行起來,便宜的幾十元一株,貴的幾百元、幾千元一株,雖因大小、品種不同,且略有炒作的味道,但還是被蘭友和文人所認可。
其實,菖蒲并非今人所好,古時便與蘭花、菊花、水仙共譽為花中四雅,乃文人書房清供上品,經常在詩畫中被呈現。但菖蒲與蘭、菊、水仙又有所不同,蘭有其香、菊有其傲、水仙有其雅,而菖蒲就是一株撫之略有余香的草,卻為何能與蘭、菊、水仙并稱為花中四雅呢?這當然與菖蒲在自然狀態下的生存環境有關。
野生菖蒲,多扎根于石,生于溪野之中,菖蒲這一習性為古時文人所用。中國文人多講究情趣,除喜好養蘭、植竹,以顯示其清高的秉性外,還愿意在案頭置一盆景,有石、有草,呈野逸之趣,這也是文人追求自然、自在的意境體現。
中國文人是不喜歡過于艷麗和張揚的東西,顯得俗氣,代表不了中國文人的性格。正因為菖蒲的耐貧瘠、葉翠綠、無濃妝、顯清逸,才應了中國文人的風骨,故文人有詩云:枝節盤根生,綠劍指蒼穹,自有凌云志,冷眼向西風。
對于中國文人的看法,我倒頗有些不同的看法,菖蒲之所以成為案頭清供之上選,我認為除有收煙護目及《本草綱目》中載:其益智寬胸,去濕解毒,可使人耳聰目明的功效外,更多在于一個“完美配角”的作用。一塊奇石,雖有瘦、漏、透之形,但若無一點綠植附之,則顯得無生氣。而菖蒲恰恰完美地起到了最好的烘托作用。不奪奇石之美,反增奇石之趣,這就是菖蒲最大的美德。
生活中更多的人都在充當著菖蒲的角色,無明艷之姿,無奪天之才,但卻是不可或缺。正因為有其烘托,才能有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致,這就是菖蒲的價值,一個配角和平凡人的價值?!?/p>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