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10月12日,是航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出生于意大利熱那亞的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哥倫布年輕時是“地圓說”的信奉者,他十分推崇13世紀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立志要做一個航海家。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帶領90多名水手,分乘“圣塔瑪利亞(SantaMaria)”號、“平塔(Pinta)”號和“尼尼雅(Nina)”號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起錨西航。經過70個晝夜的艱苦航行,哥倫布一行終于在1492年10月12日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成為西方第一個發現美洲新大陸的人。
作為歷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的形象曾經多次出現在我國出品的煙標上。上世紀80年代,吉林四平卷煙廠出品的“哥倫布”煙標(圖①)主版圖案為哥倫布肖像,肖像下方印有哥倫布的生卒年“1451~1506”的字樣。煙標副版上是一艘巨大的帆船,帆船上方印有哥倫布這三個字的漢語拼音。該標為暗金底色,與煙草的顏色相近,也包含著對哥倫布航海成就的贊譽。該廠還于上世紀90年代出品過幾款圖案相近的“哥倫布”煙標。其中一枚主版圖案為一艘正在遠航的大帆船,副版圖案則為三片煙葉中的美洲大陸地圖(圖②),這個創意點明了哥倫布與煙草發展的關系。此外,上世紀90年代,湖南常德卷煙廠也出品過多款出口型“COLUMBUS(哥倫布)”煙標。
上世紀80年代,黑龍江富錦卷煙廠以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為題材出品過一枚“圣塔”煙標(圖③)。該標主副版圖案均為一艘正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大帆船。帆船為三桅掛四角帆,外形頗為雄偉。該標主版右側印有“哥倫布于一四九二年駕駛‘圣塔瑪利亞號’橫渡大西洋在美洲圣塔瑪利亞島發現了煙草”的說明文字。
我國明代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鄭和。鄭和原名馬三保,生于1371年。明永樂三年(1405年)7月11日,他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27800人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出海第一次下西洋。之后的28年間,鄭和先后七次率領龐大的船隊遠航西洋,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達西亞和非洲東岸,途經 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鄭和七下西洋,有效促進了大明王朝與南亞、西亞等國家的外交關系和經濟文化往來。
鄭和的形象也曾出現在我國出品的煙標上。上世紀90年代,江蘇徐州卷煙廠出品的“寶船”煙標(圖④)記載了鄭和七下西洋的偉大壯舉。該標主副版圖案均為一艘劈波斬浪的巨大帆船,船頭上分書“明”、“鄭”二字的旗幟在海風中飛揚。煙標主版側面還印有“大明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能容千人及大宗寶物。永樂、宣德年間,鄭和率舟師,自太倉瀏河七下西洋,遠達東非,通好三十余國,此壯舉永垂青史”的文字說明。為銘記鄭和的歷史功績,2005年 4月25日,我國規定每年的7月11日為中國航海日。
?
①上世紀80年代,吉林四平卷煙廠出品的“哥倫布”煙標。
?
②上世紀90年代,吉林四平卷煙廠出品的“哥倫布”煙標。
?
③上世紀80年代,黑龍江富錦卷煙廠出品的“圣塔”煙標。
?
④上世紀90年代,江蘇徐州卷煙廠出品的“寶船”煙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