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白銅陰刻魚蟹紋水煙壺。
意大利蟹形煙缸。
金秋時節(jié),菊花盛開之際,也是螃蟹膏黃肥美之時。李白有詩云:“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寥寥數(shù)句傳達出古人持蟹舉觴、開懷暢飲的灑脫。宋代蘇軾喜好美食,其詩句中不僅有“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的興味盎然,更有“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的感嘆。齊白石和李苦禪擅長畫螃蟹,潑墨即成,創(chuàng)作出許多神形兼?zhèn)涞捏π穲D。文人墨客以蟹入詩、以蟹入畫,抒發(fā)情懷、寄托胸臆,也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獨特的蟹文化。
古人說蟹有四名:以其橫行,則曰螃蟹;以其行聲,則曰郭索;以其外骨,則曰介士;以其內(nèi)空,則曰無腸。因此,很多文人將螃蟹圖取名為“郭索圖”。螃蟹還有“橫行將軍”、“無腸公子”的稱號。“無腸公子”這個稱號最早見于東晉葛洪的《抱樸子·登涉》:“稱無腸公子者,蟹也。”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八回中的《螃蟹詠》則借螃蟹諷刺朝政和現(xiàn)實。
當(dāng)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螃蟹的形象及其寓意也有積極的一面。古人日常所用硯臺、瓷器、玉器等工藝品上經(jīng)常繪有一只螃蟹用雙螯夾一根蘆葦?shù)男蜗?#xff0c;這是以“二夾傳蘆”的形象來寓意“二甲傳臚”科舉及第。所謂“傳臚”,即皇帝宣布進士登第名次的典禮。工藝品上采用螃蟹的形象,表達了古人對金榜題名的向往。明代畫家徐渭所畫螃蟹較為著名。他的得意之作《黃甲傳臚圖》以奔放灑脫的筆墨繪出兩片秋荷、幾枝枯梗,再用濃淡分明的水墨凸出蟹殼,以干筆寫出堅硬而鋒銳的蟹腿和雙螯,畫作整體流暢、簡潔傳神。
中國煙草博物館收藏有兩件與蟹有關(guān)的煙具。
在眾多花式煙缸藏品中有一件意大利蟹形煙缸頗有意思。此煙缸銅質(zhì),整體是一只螃蟹造型。圓形蟹身被設(shè)計成一個帶蓋的空心殼體,可用來存放煙灰。蟹蓋則被鑄成扇貝形,邊緣呈齒輪狀,表面打磨平滑光亮。蟹身前端鑲有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對張開的大螯用螺絲固定在蟹身上,還有四對細長的足,用以支撐煙缸。整體來看,此煙缸造型獨特、極富創(chuàng)意,實用性和藝術(shù)性兼?zhèn)洹?/p>
煙博館中還收藏有一件清代白銅陰刻魚蟹紋水煙壺,白銅質(zhì)地。儲煙倉蓋內(nèi)刻有“漢口”字樣,可知該壺出自當(dāng)時商業(yè)重鎮(zhèn)漢口。水煙壺手托呈扁橢圓形,畫面屬陰刻。一面刻有一只爬行的螃蟹,并用石塊及花枝襯托,畫面上方一輪圓月當(dāng)空。螃蟹的腿爪扁平而飽滿,雙鉗上舉作橫行狀,整個畫面造型質(zhì)樸、形象生動。另一面刻有一條魚。可以說,兩側(cè)畫面布局疏密有致,所刻魚蟹頗有意趣、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