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煙草博物館編輯整理 羊年話羊,作為收藏愛好者,自然就會想起把玩的生肖羊火花。
回望我收藏的歷年來全國各地設計生產的羊年火花,可謂“羊羊”大觀,異彩紛呈。上世紀八十年代,長沙火柴廠出品的“羊”花,匠心獨運的設計,或采用古代磚刻圖案的表現形式,以粗獷的線條,勾勒出羊的形象,頗具秦磚漢瓦的古樸韻味;或選用肖形羊篆印,以虛實對比的布局、簡潔夸張的造型,透露出圖騰式的民俗風格。洪江、新都、洞口火柴廠的“羊”花,將羊擬人化,畫面上的羊,有的頭戴大紅花,昂首張口,咩咩而鳴,喜氣洋洋;有的脖子上系領結,身著花兜衣,手執球桿,得意洋洋;有的身穿馬夾、燕尾服和紅褲子,回首觀望,生動有趣,活潑可愛,呈顯出喜慶和吉祥的景象。龍泉火柴廠的剪紙“羊”,纖巧秀美,簡潔流暢,散發岀濃郁的民間藝術氣息。重慶火柴廠的“羊”花,色彩絢麗,動感強烈,招人喜愛。武漢火柴廠的“羊”花,采用抽象的線條和色塊構成,粗獷別致。祁門火柴廠的“羊”花,工筆嵌色,將羊的溫順可愛、樸實善良、堅韌奉獻的性格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巧明火柴廠的“羊”花,圖案設計取材于廣州越秀公園內一座五羊雕像。以四只形態各異的小羊簇著一只口銜稻穗的高大母羊造型,再現了那段古老而美麗傳說。1991年廣州火柴廠出品的“百羊呈祥”火花,全套100枚,展示了百羊肖形印,渾厚古樸,簡練生動。方寸之間,羊或站立、或偎依、或行走、或覓食、或躍動、或奔跑,可謂“羊”態紛呈,令人大飽眼福。
2003年上海火柴廠出品的“羊年大吉”套花,一套12枚,選用著名畫家韓美林創作的十二幅羊畫,極具獨特風格。作品不拘于成法與慣例,線條粗獷簡潔,既沿襲了傳統水墨畫的技法,又恰到好處地夸張變形,運用到現代藝術的方法融入畫中,展現岀繪畫的現代性和抽象簡約之美。2013年南京火柴廠出品的“卓曙十二生肖畫集·末羊”火花,采用套色剪紙的形式,在黑色結構上運用紅、黃、綠三色,寥寥數筆勾畫岀一只溫順可愛的吉羊,賞心悅目。
京火柴廠出品的“羊年說羊”套花,一套48枚,將“羊大為美”、 “羊我為義”、“送羊勸孝”、“送羊謝罪”、“羊雁說媒”、“皋陶敬羊”、“羊護后稷” 等與羊有關的民間故事、民俗、典故入畫,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彰顯了“羊”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和歷史淵源。該廠還岀品“十二生肖‘羊’的解說”火花。上海火柴廠出品的“龍女牧羊”套花,一套16枚,則仿佛向人們娓娓地敘述著那段古老而動人傳說,耐人尋味。
在我國出品的文物題材火花中,也有不少與“羊”有關。如成都龍泉東方火柴廠出品的《古陶瓷酒》“青瓷羊尊·西晉”和“青瓷褐斑羊頭·東晉”火花;長沙火柴廠出品的《古代燈具》“羊形銅燈·漢”和《古代銅禮器》“四羊百乳雷紋銅壘·商代)”火花 ;富春火柴廠出品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四羊方尊” 等火花 ,絢麗多姿、雍容華貴。
值得一提的是,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堪稱我國古代宮廷藝術的奇觀。十二生肖銅像由意大利籍清朝宮廷畫家郎世寧設計,清宮廷匠師制作。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被英法聯軍掠奪后流落海外140多年。其中,目前已經回歸的只有7件: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馬首、鼠首與兔首。龍首目前在臺灣。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則下落不明。常德火柴廠出品的“圓明園生肖羊首”火花展現清代青銅器之精品。
駿馬送舊歲,吉羊迎新春。欣賞把玩,撫摸摩挲,五彩繽紛的“羊”火花,無疑會給人平添了幾分喜氣,讓人充盈著快樂、愜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