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僑鄉火柴廠出品的“老鼠娶親”火花。
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編輯整理 在漢族民間,相傳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大好日子。為了老鼠的“喜事”,這一天,人們都會提早熄燈就寢,并且在家中的廚房或老鼠經常出入的角落撒上一些米鹽、糕餅,這些東西俗稱“米妝”。人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老鼠在新的一年里能少來偷吃糧食。
?
老鼠娶親的故事又稱老鼠納夫、老鼠嫁女、老鼠添箱等。這個故事有許多版本,不僅在我國,在日本、越南、印度、俄羅斯等國家也廣為流傳。其中一個版本的大意是,一只老鼠很疼愛自己的女兒,總想把漂亮女兒嫁給有權有勢的大人物。老鼠先后把太陽、烏云、風、墻作為女婿候選人。但墻說,自己最害怕老鼠在墻上打洞。老鼠想了想,覺得自己最害怕的是貓,有了貓女婿就不用擔心了,于是干脆把女兒嫁給了貓。成親當晚,老鼠的花轎剛進門,貓就一口把老鼠的女兒吞進了肚子。這個帶有一點反諷意味的故事充滿趣味性,因而成為許多藝術創作的素材,并以年畫、剪紙、刺繡、泥塑、蠟染、窗花等形式展現出來。
?
1984年,福建僑鄉火柴廠曾出品“老鼠娶親”火花。該套火花共12枚,由丁子亮設計,每枚主版畫面為老鼠娶親的一個場景,畫面下方呈現了12個月的月歷,畫面和月歷中間印有“老鼠娶親”字樣及“僑鄉火柴”印章。
?
該套火花采用漫畫藝術表現手法,12枚火花按照月份排列起來再現了老鼠娶親的熱鬧場面,首開我國生肖火花連環畫拼接形式的先河。
?
整套火花最先呈現的是兩只拿著燈籠的老鼠,燈籠上的“囍”字清晰可見。后面是兩只燃放鞭炮的老鼠。緊跟其后的是三只老鼠,其中兩只各自扛著一個牌子,上面分別寫著“光明”“正大”兩個詞,另一只相當于媒婆身份的老鼠,個頭矮一些,身穿粉紅色上衣、綠色的裙子,頭往后看,在招呼后面的隊伍。后面的送親樂隊,分為敲鼓的、吹嗩吶的、敲鑼的三組。其中敲鼓的一組很有意思,一只小老鼠彎著腰、背著鼓在前面走,另一只老鼠負責敲鼓,動作十分有趣。月歷為7月、8月、9月的3枚火花主要呈現了四只老鼠抬著花轎前行的畫面,畫面中新娘的花轎是敞開的,新娘的樣子清晰可見。花轎后面是抬嫁妝的兩只老鼠,其中一只在月歷為9月的火花上,另一只在月歷為10月的火花上。在月歷為11月的火花上,一只蟾蜍背著一只小老鼠。畫面中,抬嫁妝的兩只老鼠和在蟾蜍背上的那只老鼠都回頭張望。更有意思的是,在蟾蜍背上的老鼠頭上的一頂黃色小帽已經飛起來,老鼠的表情好像后面發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果然,在最后一幅畫面上所呈現的是一個更富戲劇性的場景:一只壯碩的大黃貓正把一只老鼠撲在身下。此外,整個畫面上還有幾只飛翔的鳥兒,說明老鼠正行進在娶親的路上。12枚火花組成的畫面形象生動,充滿趣味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