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走進寧都縣黃陂鎮塘下村煙田,一臺臺拖拉機、開溝機穿梭在田間地頭,處處一派繁忙的冬耕景象。
李菊花是塘下村煙農,也是一名女機耕手。記者見到她時,她正駕駛著拖拉機在田間進行翻耕作業,現場機器轟鳴、土塊翻滾。
“忙完地里這些活就回家忙年。”她告訴記者,“我每天耕作量超過20畝,每年單是機耕收入就穩定在3萬元以上。”
煙草農業現代化?使用機耕作業
近年來,寧都煙區配備起壟機、拖拉機、培土機等共計700余臺(套),并依托合作社平臺,為煙農提供專業化機耕服務,翻耕效率高、質量好。
“如今,田間地頭很少看到耕牛了,都是機械化作業,省時省力,我也因此找到了不錯的就業機會。”李菊花說。
在寧都煙區,不僅耕作環節是機械化作業,植保環節無人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臺無人機日均作業量可達百畝以上,與傳統人工植保相比省時省力、安全環保。”寧都縣局(分公司)黃陂煙站站長胡滿生介紹。
2022年,寧都煙區在冬翻、育苗、中耕培土、植保等環節機械化利用率達到90%,為煙農畝均節約用工3個以上。
煙草農業現代化?改造節能烤房
近年來,隨著勞動力、物資等成本的逐年提升,煙農們也在煙草部門的帶動下積極探尋減工降本新途徑。
比如煤炭價格上漲后,煙農們了解到生物質燃料價格更低且低碳環保,積極向煙草公司申請開展烤房改造。改造后的生物質燃料烤房設置有遠程可操作的智慧云烘烤小程序,可以綁定烤房編碼,煙農在家里就可以根據煙葉變黃時間靈活調節烤房溫濕度,實現了“云烘烤”。
“再也不用24小時守在烤房了,新烤房比傳統煤炭烘烤還省成本,烘烤一畝煙葉能省100元以上。”塘下村煙農張志紅說。
“去年,我是最早一批報名使用生物質燃料烤房的,使用以后煙葉質量有了明顯提升,每畝比2020年多收入500元左右。”李菊花高興地說。
“生物質顆粒燃料燃燒后產生的灰渣較少,也免去了煙農們使用傳統烤房時清理煤渣的步驟。”胡滿生補充道。
推廣生物質燃料烤房改造,實現了煙農減工降本,擦亮了煙葉綠色發展的底色。2022年,寧都煙區共計改造安裝生物質燃料烤房175座。寧都縣局(分公司)今年計劃繼續配置生物質燃料烤房140座、煙夾100套、編煙臺60張,滿足更多煙農的需求。
煙草農業現代化?完善基礎設施
煙村變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礎設施的完善。
原先,塘下村是貧困村,以種植煙葉、水稻、白蓮為主,農田四周多是坑洼土路,影響了農作物的采摘和運輸。
為了讓煙農安心種煙,改善塘下村村容村貌,寧都縣局(分公司)經多方協調,投資建設煙路機耕道8條,修建溝渠13條、鄉村硬化道路5條。條條煙水煙路,猶如條條血管,為農田輸入了無限活力。
同時,塘下村還建設育苗工場一座,可供應煙田約2000畝。集約化育苗工場實現了溫濕度統一調控,解決了煙苗長勢不均衡、移栽時間不集中等問題。煙葉育苗結束后,合作社將育苗工場提供給村民使用,以開展瓜果蔬菜種植和水稻育秧,促進鄉村多種產業綜合發展,煙農畝均增收300元以上。
煙草農業現代化,推動著煙葉產業可持續發展,也助力著鄉村全面振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