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查獲的非法煙草。
煙草在線據廣西新聞網報道 2012年2月21日,宜州警方審理終結廣西有史以來最大的非法經營煙絲(白皮煙)、煙葉案,并移訴檢察機關。 據了解,該案涉案價值5000多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52名,其中刑事拘留26人,逮捕17人;搗毀制假窩點59個,批發、銷售犯罪團伙16個。
小煙攤挖出“假煙批發部”
2009年下半年以來,宜州市煙草局不時接到群眾舉報稱,有假冒的名牌香煙流入市場。為此,煙草局會同宜州市警方開展打擊販賣假煙專項行動,但由于制售假煙分子組織嚴密,行動詭秘,打擊行動收效甚微。
2010年11月初,宜州市公安局城東派出所根據群眾舉報:轄區城東市場覃某煙攤有人販賣假煙。隨后,警方對覃某香煙經營攤點和儲存倉庫進行檢查,當場查獲煙絲0.52噸、煙支上標有仿制的品牌過濾嘴卷煙301063支,總價值9萬余元。經送檢,該批卷煙為“假冒注冊商標且偽劣卷煙”。
警方經調查發現,覃某假煙案牽扯到一個巨大的極其復雜的假煙制造、銷售網絡。同年11月13日,宜州市警方決定對該案正式立案偵查,并對覃某進行取保候審,以“放長線釣大魚”。
警方調取交易證據1萬多份
接下來,專案組成員往返南寧、賓陽、玉林、北海、廣東、海南等地開展調查取證,走訪近千名證人,到相關單位調取憑證5000多份。為查清覃某等人從賓陽上線人員甘某等人處購得大量假冒偽劣卷煙,在宜州城東大市場內轉手銷售的事實,專案組從犯罪嫌疑人的資金往來賬作為突破口,歷時近一個月的艱苦努力,總共調取犯罪嫌疑人交易證據1萬多份,提取犯罪嫌疑人證據500多份。在南寧市警方的配合下,宜州警方于2011年8月將“11?13”案的兩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獲,并收集、固定了6名涉案人員非法經營的全部證據。同年9月1日,專案組將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中的11名成員抓獲。
每月至少300件假煙流入宜州
辦案民警介紹,犯罪嫌疑人覃某從2009年以來一直從事非法經營假煙活動,其所經營假冒偽劣卷煙均是從賓陽籍犯罪嫌疑人甘某、丘某、藍某、黃某等人處,通過托運給貴港至金城江的班車運至宜州市后,再以銀行存款來支付貨款的方式購進,每隔一兩天從賓陽進一次貨,每次3-5箱(偽裝箱),每箱約125條(每次共約500條)。
覃某購得大量假冒偽劣卷煙后,以其設在宜州城東大市場的香煙銷售點為幌子,將假冒香煙批發轉手銷售給宜州市安馬、拉浪、同德、石別等地的煙販子,以從中牟利。此外,犯罪嫌疑人甘某、丘某、丘某某等人(均為家族成員)還以賓陽縣大橋鎮大橋村為生產據點,通過貨運托運的方式將假煙銷售往河池市的南丹、鳳山、東蘭、羅城、環江、都安及百色市、南寧市、柳州市、來賓市等地,經營模式主要以家族式生產、網絡式銷售為主,集生產、銷售一條龍服務。
據統計,甘某、丘某、黃某犯罪團伙每月至少將300件假冒卷煙(貨值88萬元)流入宜州煙草市場。該案中,賓陽縣共有上線犯罪嫌疑人10人,涉及河池7個縣(市)15人(下線),從2009年1月1日至今,這些下線匯入賓陽上線賬戶800萬余元,卷煙2萬多件,涉案金額5000多萬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