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截至9月18日,全國市場黃鶴樓品牌2012年累計訪銷量突破百萬箱大關。
百萬箱大品牌曾經是每個企業品牌發展的追求和夢想,2005年“三紅一白”(紅金龍、紅河、紅梅和白沙)跨過百萬箱的標桿,2007年百萬箱品牌增加到13個,2011年百萬箱品牌增加到17個。“品牌上水平”發展到今天大品牌不僅僅意味著規模數量更應該體現價值效應。
中國煙草品牌從千帆競進到百舸爭流,從百余牌號到十多個,再到“532”、“461”,整體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強者趨強的“馬太效應”繼續放大。然而,在大品牌加速領跑的大潮中,湖北中煙趁勢而進,從聯合重組到改革創新,從企業結構調整到品牌結構調整,在打造高技術含量、高科技附加值、高溢價能力的中式卷煙經典品牌過程中完成了“價值構建”,用一串串鮮活的實例詮釋了黃鶴樓品牌發展的“質”與“量”。
品類:從符號化到風格化
品類是品牌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很早就被諸多企業所重視,但煙草行業開展品類構建的時間較晚。
2008年6月5日,“淡雅香”的“出生地”湖北武漢,中式卷煙品類構建與創新研討會在這里召開。此時,關于“淡雅香”的爭論之聲漸弱,意見逐漸統一。這次會議認為,品類構建可以作為企業品牌創新的一個切入點,作為技術引領和形成特色的目標。國家煙草專賣局首次在會議上提出了“中式卷煙”品類構建的概念,黃鶴樓品牌被確定為中式卷煙“淡雅香”品類創新的代表。
由此,暗“香”浮動。中國煙草行業拉開了品類構建與創新大幕,中國卷煙品牌進入了品類競爭時代。繼此之后,各卷煙工業企業都紛紛豎起了自己香型品類的大旗,如“中華”是“濃香型”品類的代表,“玉溪”是“清香型”品類的代表,“芙蓉王”是“中間香型”品類的代表,“金圣”的“本草香”品類的創新,“云煙”的“清甜香”品類的構建以及“雙喜”的“原香”品類、“蘭州”的“綿香”品類、“七匹狼”的“生態綿柔香”品類、“泰山”的“茶甜香”品類、“嬌子”的“新一代清香型”品類、“貴煙”的“國酒香”品類、“黃金葉”的“醇香”品類構建等。
品類創新的目的,旨在強化品牌差異性。在品類構建過程中,第一品牌往往具有“先發制人”的優勢,消費者更趨向于優先識別該品類的第一品牌。作為“淡雅香”品類的首創品牌,“黃鶴樓”憑借“淡雅香”實現了異軍突起。以香味改變中國煙草版圖,以創新精神撬動市場,“黃鶴樓”對于中式卷煙品類構建與創新具有積極意義。
但是,品類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不僅僅是一個香型的打造。湖北中煙認為,提出品類概念并不意味著就創造了一個新品類,更不能單純地希望它帶著品牌闖出一片新的天空。品類構建需要大量基礎工作作為支撐。為此,湖北中煙在環神農架區域開辟了4個煙葉種植基地,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煙葉的原生態品質,強化淡雅香原料風格特色;不斷加強配方設計、制絲工藝及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打造產品應用平臺;加強卷煙紙、濾棒等輔助材料研究,在減害降焦的同時突顯“淡雅香”特色。目前,湖北中煙已經形成了一條包括煙葉種植、打葉復烤、制絲加工、卷煙調香、煙嘴增香等環節的完整鏈條,成為了固化淡雅香風格特色的有力支撐。
產品:從單一化到多樣化
“1916?黃鶴樓”為黃鶴樓這個卷煙品牌打上了如同黃鶴樓一樣的文化烙印,重塑中式卷煙“價值觀”。雖然“1916?黃鶴樓”為“黃鶴樓”樹立起極好的品牌形象,但湖北中煙并沒有急于求成,而是清醒地認識到品牌發展規律必須穩扎穩打,循序漸進。湖北中煙堅信,卷煙產品創新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對消費者需求的細分和占領。畢竟,卷煙作為嗜好品,一個產品通吃所有人群的局面,已經很難持續。
2005年湖北中煙乘勢推出的主力規格“雅香?黃鶴樓”,只是一款單條零售價200元左右的一類卷煙,但正是這款既承續了“1916?黃鶴樓”高雅格調和精良品質卻又有著“親民”價格的卷煙,為“黃鶴樓”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贊譽和認同,若說“1916?黃鶴樓”為“黃鶴樓”贏得了品牌聲譽,那么“雅香?黃鶴樓”則為其打穩品牌基礎,而煙包上片古雅的淺黃和那座仙鶴環繞的江樓,自此深印消費者心中。
2006年,湖北中煙再接再厲,推出“漫天游?黃鶴樓”與“論道?黃鶴樓”兩款單條零售價格800元左右的經典規格,“漫天游?黃鶴樓”金羽飛揚,飄逸扶搖,揚千年名樓之雅韻,浪漫超脫;“問道?黃鶴樓”紅黑相間,情思悠然,傳道法自然之思辨,寓意深刻,將歷史文化與卷煙產品完美融合,令消費者耳目一新,進一步鞏固了黃鶴樓品牌在消費者心中“高端、文化、品味、內涵”的堅實地位。
一個規格想要短時間內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卷煙市場嶄露頭角,還是顯得勢單力薄。于是,“論道”、“問道”之后,又有了“品道”春夏秋冬四個系列。其后推出的“大彩”、“雅韻”、“軟紅論道”均與“為了誰”、“感恩”、“論道”等風格相近,具有明顯的關聯延伸作用。基于同樣的邏輯,不同的規格逐漸誕生,一度超過百個,并最終形成幾個富有鮮明認知度和美譽度的產品系列。
而更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無論是最初打響品牌的“1916?黃鶴樓”,還是其后用來“團結大多數”的“雅香”系列,又或是鞏固高端市場的“漫天游”系列、“道”系列,湖北中煙對“黃鶴樓”的價格定位或低或高,此舉旨在通過“以高促低”的方式多價位出擊,從而保證在20元、30元/包價區推出于高端產品有向下延伸作用的新產品,注重培育新的品牌增長點,將品牌的美譽度落實到品牌主力產品結構提升上。
科技:從“看不見”到“看得見”
探尋黃鶴樓品牌實現價值跨越的原因,“科技創新”常常是多數人腦中閃現的答案,從一項項數據中也不難證實這一觀點。自2007年,黃鶴樓科技園落成揭牌以來,無數科技成果從這里走出。據統計,截至2012年10月,湖北中煙已累計申報專利1235項,授權專利887項,專利的申報量和授權量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企業專利成果轉化率達到60%以上,科技創新力居全行業之首。也就是說,2012年上半年,平均每5天,就有4項發明或實用技術申請專利。
“小小一支煙,科技大舞臺”,然而,如何才能讓創新成果贏得市場認同,從而將創新力轉化為品牌的競爭力更為關鍵。畢竟,品牌作為消費者的心理活動,如果脫離這一目標群體的需求而談創新不過是空中樓閣。在將科技轉化為產品的過程中,誰能真正做到從人出發、以人為本、充分滿足人的需要,誰就能決勝市場、引領潮流。根據消費者卷煙消費體驗和方式的變化,創新和突破中式卷煙理念,引領新的消費需求,將“看不見”的科技轉化為“看得見”的體驗,“黃鶴樓”正循著一條類似的模式前行,力求在煙草形態多樣化、煙草風味差異化等領域取得新突破。
在“黃鶴樓”以前,沒有誰在煙枝的長短、粗細、形狀、甚至過濾嘴上做文章,沒有哪款卷煙突破過傳統的直立翻蓋式包裝,除了盒標焦油含量之外,人們也未曾見過其他體現“減害降焦”的新方法。正是從“黃鶴樓”這個卷煙品牌中,原本追求生理享受的消費者開始有了更全方位的消費體驗。文人雅士喜好“感恩”的側推盒型和煙支倒置對抽取提供的便捷,關注健康的人享受著“漫天游”早午晚的不同體貼,追求低焦的人迷戀于“梯杷”焦油量低至1毫克的極致體驗。在“黃鶴樓”中,冷冰冰的科技被演繹成了一種可以用來溝通的感官體驗,煙草消費逐漸成為一種時尚追求、一種完美體驗。
在“為了誰?黃鶴樓”、“紅景天?黃鶴樓”等規格中,還可見一種香潤珠濾棒,這是黃鶴樓推出的繼調香濾棒、太極濾棒之后的第三代濾棒,兼顧降焦、調香、保潤和防偽功能于一體。吸煙時,只要輕輕一捏,內嵌于嘴棒中的珠狀高分子精油顆粒就會破裂,珠內液態的天然香料就融入嘴棒中,在有效減害的同時,增加煙氣的水潤度和香氣度,一種煙兩樣吸法,不愧是“保潤聽得見,增香聞得到”。從“黃鶴樓”起,人們不單單關注吸煙時的生理感受,也開始更多地享受著香煙帶來的新奇、樂趣。看到濾嘴上的笑臉,心中會涌起一股暖流;兜內一包分時段設計的卷煙,恰似一位“養生專家”陪伴左右……如今,黃鶴樓科技園里那些“看得見的科技”正贏得越來越多人的肯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