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玉溪消息 5月10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召開“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暨安全文化建設現場會”,對全國安全文化建設成績突出的80家企業進行表彰,玉溪卷煙廠獲得“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稱號,成為云南省第一家獲此殊榮的卷煙工廠。
層層嚴格執行制度是文化建設的保障
點點滴滴 入心入腦
文化宣貫在于點滴滲透
與“大現場管理”相結合的日常安檢
玉煙的安保專職隊伍由武警、內保、消防、保安、民兵組成
作為一個建廠已有50多年的企業來說,玉煙的安全制度建設在其程度的完善方面我們早有耳聞,為什么還要搞安全文化?玉煙的安全文化是什么樣的?安全文化是如何落地的?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走訪了玉溪卷煙廠。
為什么要搞安全文化:制度保障 文化引領
安全無小事。像所有企業一樣,玉溪卷煙廠從建廠以來就把安全放在發展第一位,所見所聞所想能想的一切,都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目前僅專門的安全標準制度就有70多個,而覆蓋全廠的所有標準近1500個,無一不涉及安全管理,內容涉及工廠管理中的“人、機、料、法、環”一切領域,不分點面,無論大小,可以說是滴水不漏,密不透風。而近年來先后獲得的云南省“消防安全創建示范單位”、云南省“職業衛生示范企業”、云南省“企事業單位治安保衛工作先進集體”、云南省“文明交通示范企業”等榮譽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然而,安全隱患并沒有徹底消除,小事故偶有發生,而此時制度的提升空間已經不大。安全管理似乎走進了迷局。
問題出在哪里?人。
人非機器,能精確按照預先設置的程序運轉,人是會犯錯誤的。“對于人的管理來說,要求太剛性反而效果不理想。而且,剛性的制度管理成本大,監督考核容易掛一漏萬。”分管安全的副廠長李向東對此有深刻體會,“所以,我們從文化的高度來提升安全管理,入腦入心,提升人自主管理的自覺性,達到工廠需要的目標和愿望。”
事實上,如果我們把制度和文化視為管理的兩幅面孔的話,那么,制度是面目僵硬的,文化則是鮮活的;制度是建立在經濟人的、有缺陷的、惡意的假設上的。文化則是建立在社會人的、完美的、善意的假設上;制度是用來框制人的,文化則是用來引導人的。
因此,文化與制度相比,能發揮其獨有的、制度所不能的作用:制度并非全能,會隨形勢和實際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當制度尚未跟上變化時,出現的真空地段就要靠文化來引領。
玉煙安全文化的體系構建已迫在眉睫。
玉煙安全文化構架:員工與企業共同的安全目標
文化源于制度。2008年底,玉溪卷煙廠構建了企業文化體系《紅塔文化——玉煙子系統》,作為工廠文化體系的安全文化,玉煙首次提出了“安全生產,共享平安”的安全觀。
“2009年,國家安監總局下發《“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設綱要》部署,國家局在《2010年煙草行業安全生產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了“三化建設”(安全標準化、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化)要求。”安保消防科科長丁建鋒回顧玉煙安全文化建設的歷程,“安檢總局和國家局的大力倡導,為我們的安全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更強的動力。”
此后,玉溪卷煙廠領導班子提出全面總結、提煉玉煙安全管理,推動完成玉煙安全文化建設,并于2009初步搭建了《玉煙安全文化》。
翻開《玉煙安全文化》,我們看到一個完整的構架:首先提出玉煙安全觀“安全生產,共享平安”。在安全觀的總領下,提煉出了適合玉煙自身發展的“1940”安全管理模式:“1”即實行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及每一崗位“一崗雙責”制;“9”即指標準、技術、隊伍、培訓、檢查、監測、信息、救援及相關方安全管理九大體系;“4”即實施全員、全過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四全”管理;“0”即實現各類重大事故為零,追求安全管理“零缺陷”。倡導安全物態,通過“人的本質安全”和“物的本質安全”的不斷提升改進,實現人、機、環境的高度和諧。界定安全行為,提出通過“以決策人員為先導,以管理人員為樞紐,以員工、員工家屬及相關方為基礎”的行為模式。通過“對標”、卓越績效管理,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養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
體系構架完成后,玉煙希望通過工廠安全行動方向和安全行為方式的改變,潛移默化地影響員工的安全行為方式,使員工自發地、主動地、持久地做到“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會安全和我能安全”;使安全理念“固化于制、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持續提高玉煙的安全生產控制能力和安全生產績效,實現企業與員工“安全生產,共享平安”。
但是,要“內化于心”和“外化于行”讓安全文化落地談何容易?
玉煙安全文化宣貫:文化通過制度落地
做文化不難,但要讓文化落地,恐怕是所有企業面臨的難題。
玉煙在實踐中找到了突破點:文化通過制度落地。
第一步是“固化于制”。文化源于制度,制度承載文化,兩者組成了企業管理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基于這樣的認識,玉煙對其現有的安全標準進行了全面梳理,成立安全文化建設領導機構,把安全文化建設定為“一把手”工程。通過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全面推行安全預算管理、創新與“大現場、6S”相結合的日常安檢、每月安全分析會、一崗雙責等穩定的制度支撐,特別是運用績效考核杠桿,把日常安檢得分與部門績效掛鉤,推進安全文化建設。通過長期的、反復的、嚴格的制度管理,從上到下的層層執行,使文化為剛性的制度注入一個靈魂,制度為柔性的文化提供可操作手段。
第二步是“內化于心”。以全省開展“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創建活動為契機,在全廠進行《玉煙安全文化》的全員培訓;搭建宣貫平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多形式、多角度宣傳安全文化;結合“安全生產月”、“119消防日”等專題活動,深化宣貫;設立長期固定的安全文化長廊,“用先進的典型引導人,用各類事故警戒人,用規章制度規范人,用言傳身教感化人”,在全廠掀起安全文化宣貫高潮。僅去年就制作各類安全布標60余幅,發放安全宣傳掛圖400多張、圖書雜志700余本,發送綜治維穩短信4000余條;把安全教育培訓作為提升全員安全文化素質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手段。去年一年,玉煙舉辦各類安全教育培訓班36期,培訓人數達10600多人次;提升專職安全管理隊伍整體素質,做到了100%持證上崗,并已有29人獲得了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通過強化的、往復循環的宣貫,入腦入心,促成全員養成充分的意識的自覺。
第三步是“外化于行”。通過安全文化的宣貫、熏陶和安全習慣的養成,使之成為人的“第二本能”,在行為中自然表現出來。今年以來,廠長馬云參在多次講話中把安全文化建設提到了更高的高度,要求安全文化進班組、進崗位、進流程、進制度,并提出利用精益六西格瑪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工廠安全管理水平。陳俊松書記則把安全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企業形象建設結合在一起,號召全體員工構建安全、和諧環境,為實現集團戰略目標保駕護航。“當然,要真正形成人的意識并體現在行為上,是一個長期強化宣貫和積累的過程。”分管安全工作的李向東副廠長說,“如何把安全文化做得更有效,我們也在摸索。在這個過程中,行業各級領導給予了我們很多幫助和指導,許多同行企業也分享了寶貴的經驗讓我們學習和借鑒,也希望別的單位指導幫助我們。”
文化也是生產力。在安全文化建設的推動下,近年來,玉煙實現了“五個零”的安全目標,即: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為零、重大污染事故為零、重大火災事故為零、重大交通責任事故為零、重大治安災害事故為零,為企業改革發展創造了安全、穩定、和諧的良好環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