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廣西消息 盛夏時節,廣西中煙南寧卷煙廠卷接包車間,一抹抹躍動的紅色成為了這個夏天最靚麗的風景線。
這是一道里程碑,一道南寧卷煙廠卷接包車間人才培養征途上新的里程碑。
時間定格在2013年6月15日。
南寧卷煙廠卷接包車間“一崗多能”技術比武徐徐展幕,來自甲、乙、丙、維修4個班組的33名身著紅衣的操作工參加了PROTCS70-ZB45、PROTCS70-ZB25、YP13、KDF2等4種機型的比賽。“一崗多能”技術比武更多側重于整線操作比武,即卷接包裝一條線全由一名選手來完成操作,創新了以往技術比武卷接或包裝單機操作的模式。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011年7月,一棵名為卷接包車間“一崗多能”人才培養工程的小樹苗破土而出。
2013年,“一崗多能”人才培養工程由一棵小苗長成了枝繁葉茂并仍在不斷生長的大樹。
沙磨蚌礪終成珠,化蛹為蝶舞翩躚。彩蝶蹁躚見證著卷接包車間“一崗多能”人才培養工程化蛹為蝶的奇跡,見證著卷接包車間“一崗多能”人才培養工程振翅欲飛的華章。
育才 瞄準關鍵崗位之需
2年,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悠忽一瞬。但在敏于學、勤于行的卷接包人心中,卻注定留下濃墨重彩的記憶。
2011年,卷接包車間打贏人才培養“三難”的矛盾一度凸現,一組數據揭示了卷接包車間技能人才培養的最大隱憂:卷包線由13組機增加到16組,設備自動化程度高,操作人員緊缺,職工難適應;卷接包車間青年職工96人,每年還會新分數名大學畢業生,青工占到職工總數近40%,成長周期長難應急;南寧廠十二五技改,需要即會操作卷接機又會操作包裝機的職工,而車間即會操作卷接機又會操作包裝機的職工鳳毛麟角,人才窘境可見一斑。
情勢急迫,刻不容緩。新形勢、新任務、新使命,猶如進軍的鼙鼓,為卷接包車間人才培養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難題如何破解?在認真分析行業基本狀況和車間面臨形勢任務的基礎上,卷接包車間“一班人”形成共識:必須采取超常舉措,重點培養一批一崗多能的領頭雁,全面帶動整個“群雁”。
思路既定,實施方案快速推出。于是,一個以培養急需人才為突破口的《卷接包車間一崗多能培人才培訓方案》應運而生。卷接包車間對照人才培養標準,按崗位逐一分析梳理,建立人才建設數據庫,制定了每班每季度培養3人,一年培養36名“一崗多能”復合型人才的育才計劃,并配套出臺了“崗位成才、滾動育才、實踐礪才、互動生才”等措施,一崗多能人才培養工程正式啟幕,這項歷時兩年立意深遠的大動作開始了摸著石頭過河的創新征程。
卷接包車間引導員工轉變觀念,向員工提要求,壓擔子,對員工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技術水平上有一技之長,有自己的“絕活”,要成為“精一、會二、通三”的多面手。
2012年初,卷接包車間成立了職工大學,推出了《卷接包車職工大學建設方案》,從人才培養方案的精心設計、培養組織的有效搭建,到為推動職工成才所做的溝通協調、搭建平臺、樹立典范等一系列舉措,以職工大學為平臺,開展多元化培訓,營造了學技術、比技能的良好學習氛圍。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自啟動的那一天開始,在卷接包車間領導班子的心中,就已為一崗多能培養勾畫出一幅全面開花的路線圖:“一崗多能培養工程不僅僅是卷包線,還應該是成型機、裝箱機、維修崗位,要讓一崗多能之花綻放在車間全面綻放?!本斫影囬g主任如是說。
礪才 以訓促學練精兵
兩年磨一劍,兩年,既是一場持久戰,也是一場攻堅戰。而二載磨礪對于這些操作工來說,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全面提升,還是多崗位的全面錘煉和檢驗。
你有“凌云志”,我搭“登天梯”。2011年8月,卷接包車間加大對操作工的技能教育和培訓力度,從卷包線入手,實施一崗多能人才培養工程。卷接包車間堅持想方設法給青年人提供學習、交流、提升、展示的平臺,幫助其快速成長。車間練兵并不拘泥于培訓教室內,而是主張“積少成多,教學相長”的理念。
為了讓操作工迅速找準自身定位,進入角色,卷接包車間構建了一套系統化的“一崗多能”培訓體系。堅持以“師帶徒”等傳統做法為載體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式方法,創造了脫產集中培訓與在崗跟蹤管理相結合的培訓模式,采取輪崗交流與定向培養相結合的原則,讓各工種之間能夠“互融”,培養即會操作卷接機,又會操作包裝機的操作工。把職工培訓辦到班組,選擇經驗豐富的老機長與青年工人簽下“師帶徒”定下培養協議,確定培訓課時及內容,制定培訓計劃表,老機長進行實實在在的現場示范教學;請經驗豐富的老機長上講臺為操作工集中上課,形成了以職工大學為龍頭、以現場實踐為依托、以班組培訓載體為補充的培訓格局。
良禽擇木而棲,棟梁成于沃土。
誰持彩練當空舞。作為正式參加工作尚不足三年的新進大學生而言,王偉是幸運的,卷接包車間的“一崗多能”培養計劃讓王偉走上了成長的快車道,她視這次一崗多能培養為其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王偉坦言:“在包裝崗位的時候,當卷接機出現故障即使自己在有空閑,想幫忙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對于卷接機來說,自己什么都不會,只能在旁邊干著急,自從經過了一崗多能培訓后,對卷接機基本操作心里有了數,現在無論卷接還是包裝出現問題,都可以處理,既縮短了故障處理時間,對自己來說,知識結構、操作技能都得到了提升?!蓖鮽ピ诘谝环菀粛彾嗄軅€人小結中寫了這樣12個字:認知差距,感受差距,縮小差距。
在卷接包車間還有很多年輕人同王偉一樣幸運,他們都在經歷由“雛鷹試飛”到“一崗多能”的華麗蛻變。
說起結對子,在車間“一崗多能”技術比武中取得好成績的車間青年員工韋革俊深觸感懷。2012年1月,韋革俊和經驗豐富的老機長閉艷新結成了對子。開過卷接機,開過包裝機,做過維修培訓工,現在在包裝崗位的韋革俊這樣描述他的一崗多能生活:“課堂上,經驗豐富的老機長與我們分享他們的操作經驗和方法;課堂下,師傅除了向我們講授理論知識,更多的是以自身經驗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課上+課下’的培訓方式,使我們能更好地實現隨學隨用、學用結合。”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如今,在卷接包車間卷接、包裝、成型、裝箱、維修等各個崗位上,一崗多能領頭雁們已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以個體輻射群體,握沙成團,努力實現著自己一個一個跨越。那是“先行先試”的求索與結晶,那是“以用為本”的砥礪與淬煉,那是“一崗多能”磨礪出的高飛翅膀!
人才興,企業興;人才活,全局活。如今卷接包車間這片人才培養的沃土郁郁蔥蔥,不計其數的“一崗多能”人才為南寧卷煙廠的十二五技改積蓄著磅礴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