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卷煙廠卷包車間將精益管理理念延伸到每一個角落,工作現場井然有序。
青島卷煙廠維修工朱洪章在維修設備。作為“全國煙草技術能手”,朱洪章帶領創新團隊開展了多項設備改進課題攻關。
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機臺號:8號,機型:PASSIM,牌號:‘泰山’(宏圖),測試時間:187分鐘,測試車速:7000支/分,實際產量:26.18箱,停機次數:0次,停機時間:0分鐘,設備有效作業率:100%……”2013年12月17日,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管理部設備處處長姜占古在青島卷煙廠進行設備檢查時,看著檢測記錄不住點頭。
這個檢測結果并不令人意外。就在一個月前,全國煙草行業設備管理現場會在青島召開。會議指出,青島卷煙廠貫徹精益管理理念,構建起以精確數據管理、精準狀態預測、精心維護保養、精算成本控制、精實績效管理、精干隊伍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六精”設備管理模式,值得認真總結借鑒。
“十年磨一劍,今日把示君。”青島卷煙廠圍繞行業設備管理精益化要求和山東中煙品牌發展戰略,不斷更新前沿管理理念,完善設備管理體系,在設備精益管理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
博采眾長 創造設備管理的“青島模式”
精益管理源于事業發展的需要。2006年,青島卷煙廠完成易地技改搬遷工作。硬件水平的提升和品牌發展的形勢,對生產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青島卷煙廠提出了“市場決定產品、產品決定工藝、工藝決定設備、設備決定人才、人才決定機制”的工作思路,探索精益管理之道。
他們在實施ISO9000貫標工作的基礎上,構建了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測量和能源管理體系,不斷完善管理體系,優化設備管理流程。
引入6S現場管理模式,營造干凈、整潔、高效的工作環境,培養員工良好的素養。實施定置管理,明確生產現場人、物、場所之間的關系,促進現場規范,提升工作效率。
推行TnPM(全面規范化生產維護)模式,深入查找污染源、清掃困難源、故障源、浪費源、缺陷源、事故危險源,結合企業實際,不斷豐富管理內涵、拓展管理方式、創新管理手段,為設備管理精益化探索和推進創造條件。
在消化吸收各種先進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青島卷煙廠將始終保持設備技術狀態和運行效能最佳作為設備管理精益化的落腳點,摸索出“擬機為人、以人促機、人機和諧”設備“六精”管理理念。
“擬機為人”就是將設備視為“人”,突出設備健康管理,通過精確數據管理和精準狀態預測,及時掌握設備健康狀態變化,提高對精益生產的基礎保障作用。
“以人促機”是指建立員工成長機制,建設精干的人才隊伍,對設備實施精心的維護保養,充分發揮設備效能。
“人機和諧”旨在通過精算的成本控制和精實的績效管理,促進員工與設備良性互動,同步提升人員素質和設備保障能力,追求設備管理價值最大化。
“六精”設備管理為企業發展增添了動力。青島卷煙廠卷接設備有效作業率從2007年的83.62%提高到2013年的94.72%,制絲設備故障停機率從2007年的1.13%降低到2013年的0.25%,備件資金占用率從2007年的3.38%降低到2013年的1.12%,煙葉單箱消耗從2007年的34.7公斤降低為2013年的33.35公斤。2013年12月18日,青島卷煙廠19號卷接機組,國產高速卷接機組ZJ112更是創造了連續運行時間8小時33分的驚人成績。
“六精”設備管理讓廣大員工嘗到了甜頭。制絲車間操作工孟光建說:“停機次數少了,過程質量控制更加穩定了。”維修工韓冬先說:“設備巡檢路線優化了,維修效率提高了,維修過程簡單了。”提起設備管理精益化,員工們無不喜上眉梢。
借力信息化 打通設備管理的“任督二脈”
記者在青島卷煙廠車間看到,操作人員不時在設備旁的電子顯示屏上點擊。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工作、有什么注意事項……各種設備管理信息在顯示屏上一覽無余。
“我們遵循‘把復雜留給設計、把簡單留給操作’的理念,將設備點檢時間、人員、內容等信息在信息系統里固化,讓生產一線員工在操作和維護設備時‘看得懂、摸得著、做得快、有規范’。”設備動力處副處長苗強介紹說,機臺的電子顯示屏連接著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生產人員可以在系統里提出設備問題、總結工作技巧、研究故障事例、分享維修心得。現在,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就像百度百科一樣,有什么問題一查就能找到答案。
在“六精”管理模式中,信息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破解“信息孤島”問題,青島卷煙廠搭建了涵蓋上層ERP系統、中間層MES系統、底層自動化和中控系統三層信息化架構,對外接通山東中煙信息系統,對內承載SPC、設備健康綜合管理、六西格瑪等專業平臺項目,形成了內外整合、上下貫通的信息化平臺。信息化平臺把整個設備管理流程串聯起來,將各個數據庫之間的“墻”拆掉,實現了底層數據與上層數據的關聯,打通了設備管理的“任督二脈”,讓精益管理的措施滲透到設備管理的每一根“毛細血管”。
為實現精確數據管理,青島卷煙廠建立在線數采系統,配置在線監測裝置,對制絲生產線烘絲機、動力空壓機等重點設備288個點進行實時在線監測,為維修人員裝上“千里眼”、“順風耳”,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細化設備相關數據分類,實時采集、科學管理,為設備全生命周期經濟和技術管理提供數據支撐,推進設備管理從傳統經驗管理向精益化管理轉變。
有了精確的數據積累,維修人員可以綜合分析設備技術狀態和運行效能,掌握設備狀態劣化趨勢和隱患,預測設備故障,實現精準狀態預測,并根據預測制定精準的維保計劃,指導設備改造和技術更新。
在精準狀態預測的基礎上,維修人員找到設備關鍵控制點,健全設備技術標準體系,規范設備維保過程,加強設備故障統計分析,實現了精心維護保養。維修人員還可以利用移動平板設備,實現點巡檢和維護保養工作的科學操作。
在精心維護保養的同時,維修人員強化備品備件、維修費用、能源消耗等數據分析,掌握維持成本構成,科學儲備備品備件,實現精算成本控制。
在精實績效管理方面,青島卷煙廠構建績效評價模型,細化設備管理績效評價指標,建立機臺、崗位、班組和部門的績效指標庫,運用目標和對標管理手段,實施維保質量、技術狀態和組織管理績效三級評價,引導全員現場改善,持續提升設備管理效能。
激發員工活力 培養車間里的“技術明星”
在青島卷煙廠車間墻上,掛著許多特殊的獎牌:臧寶海特殊過程異常報警控制工作法、王梅訓模板化精準保養工作法、崔淑強卡片式參數管理工作法……
為鼓勵員工創新,青島卷煙廠建立了員工姓名命名工作法機制,誰創新了工作方法就用誰的名字給這項工作法命名。這項舉措強化了員工的榮譽感,激發全員立足崗位鉆研技術和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形成“工作—創新—提煉—推廣”的良性互動。目前,青島卷煙廠已有21項以員工姓名命名的工作法。
2012年4月,青島卷煙廠技師工作站被確認為青島市首批五家技師工作站之一。技師工作站課題項目涉及煙機機電設備改造、動力能源后勤保障、信息化控制升級等多個關鍵生產環節。
2013年6月18日,青島卷煙廠勞模創新工作室揭牌成立。勞模創新工作室以車間里的勞動模范為創新團隊帶頭人,通過開展技術課題和業務攻關,普及各項專業技術知識,培養業務創新團隊,進一步完善群眾性創新創效工作機制。
技師工作站、勞模創新工作室等平臺成為廣大員工大展身手的舞臺,在這些工作站和工作室里,走出了一位位璀璨奪目的“技術明星”。
2008年以來,青島卷煙廠共申報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項目74項;管理創新成果34個,獲得省級以上榮譽24個;開展QC項目199個,33個獲得省級以上榮譽。在第三屆全國煙草行業煙機設備維修職業技能競賽中,青島卷煙廠的選手在6個機型賽項中摘得了4項桂冠。2013年11月28日,青島卷煙廠被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授予“全國設備管理先進單位”和“全國設備管理創新示范基地”稱號。
“擬機為人、以人促機、人機和諧”——青島卷煙廠設備管理精益化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激活了設備和員工兩方面的因素,從而為設備管理插上了騰飛的雙翼。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