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成都商報》報道 興業銀行最近發布的一紙公告稱,中國煙草總公司2010年凈利潤達到1177億元。如果上市,中國煙草總公司當年凈利潤總額超過中國銀行,稍稍落后于工商銀行、中石油和建設銀行,可以排在第四位。
有業內人士透露,1000多億的利潤計算是明顯壓縮過的,中國煙草的實際利潤總額大概是3000億到4000億。從近二十年的發展情況看,煙草產業每年的增長幅度都很大,基本上都以30%、40%的速度在增長。照此計算,中國煙草如果上市,其賺錢能力將遠高于現在排位第一的工商銀行。
應該說,中國煙草之所以如此之富,主要不在于它的壟斷,而在于其市場和成本優勢。中國煙民數量達3.2億,占全世界吸煙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年消耗的香煙高達2萬億支;中國生產的香煙占全世界香煙總產量的40%,且90%以上在國內消費。但中國煙草生產成本卻不高,除了勞動力成本低之外,稅收成本也不高。中國煙草生產,除了要繳納其他生產商同樣要繳納的增值稅和所得稅之外,還需繳納25%至45%不等的消費稅,即所謂煙草稅。但是,較之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煙草稅率已達70%到80%這一水平,還是低了不少。
大市場,低成本,再加上中國煙草公司的壟斷,成就了中國煙草的財富。如果放開煙草行業,讓其充分競爭,則必然會使原本已經非常繁榮的煙草市場更加繁榮。
為了降低中國煙草的利潤率,除了提高煙草的稅率,還可規定煙草公司設立專項基金,其一是為研究由吸煙所引起的疾病的醫學基金,其二是對因煙草致病者的賠償基金。提高煙草生產的成本,一舉兩得。
當然,僅僅依靠提高煙草生產經營成本這一辦法,未必就能達到既定的控煙效果,然而卻也是控煙的重要措施之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