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8月1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全國醫學院校控煙能力建設項目研討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公室副主任姜垣大力呼吁希望能夠提高中國煙草制品的稅率。她認為,中國煙草制品價格十分低,平均為5.5元一包,70%的煙民都在抽7元以下的香煙。“如果中國的香煙價格提升1元,可挽救300萬人的生命。”姜垣副主任是這么說的。
據不完全統計,這是2012年以來第三次有關卷煙漲價的言論。3月9日,衛生部部長陳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低檔煙的調稅勢在必行,我相信人民群眾會支持的”。“兩會”期間,也有政協委員提出我國的煙草稅率偏低,建議提升至60%以上。如此看來,卷煙漲價,不僅是控煙的有效手段,而且還可“挽救生命”。
現階段,控煙在我國一定范圍內取得了共識,但是,近年來的控煙成效差,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控煙是一項系統的、綜合的、長期的工作,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也需要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參與,相應地發揮各自的積極作用。就我國而言,當前控煙要從吸食需求源頭疏導、吸食行為控制做起。衛生醫療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官員或專家,則要多從健康衛生觀念宣傳方面入手,加大吸煙危害宣傳,做好戒煙勸導幫助等份內工作,而非大談特談與其無關的卷煙漲價問題。對于其他熱心控煙的人士來說,現階段控煙,慎言卷煙漲價。
首先,從我國的風俗傳統及實際國情來看,價格并非是控煙的有效措施,甚至有可能成為加劇吸煙危害的幫兇。
且不論當前中國卷煙價格是高是低,有一個事實是,在中國的卷煙消費群體中,農村煙民及其他中低收入煙民占了多數,他們吸食卷煙,最為關注的是卷煙價格。也正是這個價格關注,成了一些控煙人士的卷煙漲價理由。但是,受卷煙吸食的成癮性,以及對吸煙危害的認識不深、社會環境對吸煙的容忍等影響,煙民戒煙的意愿低,特別是對廣大中低收入的煙民而言,卷煙價格提升,不僅不會使其戒煙,反而會迫使其降低消費檔次,或將吸食目標轉向價格更低的煙草制品,如假煙、煙絲等。據初步統計,今年1-6月,廣東煙草部門共立案查處卷煙制售假行政案件7643宗,其中大要案354宗,移交公安部門偵辦223宗,各項指標均居十大打假專項行動前列。卷煙制售假為何猖狂,是因為有需求、有利潤。此外,農村吸食煙絲的現象也不容忽視,如筆者所在的地區,幾乎每個鄉鎮都有一、兩家公開售賣煙絲的店鋪或攤檔,購買者以農村煙民或老年煙民為主。試問,如果沒有需求,假煙和煙絲能存在于市場嗎?吸食假煙及煙絲的危害,難道不比吸食正規生產的卷煙的危害更大嗎?如果因提價而使吸煙危害加劇,這完全違背了控煙的初衷。
卷煙漲價對減少中低收入群體的吸煙需求作用不明顯,對中高收入群體同樣是意義不大。受傳統風俗習慣影響,在許多人際交往、社會活動中,敬煙、送煙、派煙等觀念深入人心,類似行為蔚然成風,卷煙從某種角度上說,已脫離其原有的屬性,成為一種具有更深意義的工具,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卷煙需求的控制及減少。初略分析中高檔卷煙的去向,不外乎三種:買煙者自己抽、各種不同目的的送禮、一些社交場合使用。能夠自己掏錢買中高檔卷煙抽的,對價格的敏感度不高;社交、送禮之用的,也不會在乎卷煙價格。對這些不會因卷煙漲價而減少吸煙的,又如何控制得了他們吸煙、“挽救”其生命呢?
綜上所述,不論是中低檔卷煙漲價,還是高檔卷煙漲價,都不能有效地減少吸煙需求,反而間接加劇了吸煙的危害,當然,對國家增加稅收還是有作用的。價格作為《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提及的一項控煙措施,在一些國家或地區可能有效,但在中國,應從多方面綜合考慮分析,不可輕言“卷煙漲價”。
其次,卷煙提價,應建立在綜合的考慮、準確的分析、全面的測算、審慎的評價等基礎之上,而不是依據不準確的數據或生搬硬套國外做法。
姜垣副主任認為,中國煙草制品價格十分低,平均為5.5元一包,70%的煙民都在抽7元以下的香煙。這些數據怎樣得來的,是否準確,我們可以對比分析。根據公開的數據,2011年中國煙草行業在國內銷售的卷煙為4825.2萬箱,累計銷售收入10111.37億元,也就是說煙草公司賣出的卷煙平均價格為83.8元/條,消費者購買的零售價格起碼超過9元/包。姜垣副主任所說的煙草制品平均價格為5.5元一包這個數據從何而來,或者是什么時候的?同樣,姜垣副主任說70%的煙民都在抽7元以下的香煙,這個結論也值得商榷。在煙草行業公布的2011年卷煙銷量中,三類以上(簡單來說,就是批發價50元/條以上)的卷煙占了總銷量的57.71%,也即5元以下的卷煙銷量僅占40%多點。中低檔卷煙的消費數量要少于中高檔卷煙的消費數量,怎么會有“70%的煙民都在抽7元以下的香煙”這樣的結論?難道說我國的煙民是這樣的:數量少的中高端煙民拼命地在消費卷煙,而數量龐大的中低端煙民卻抽得少之又少?這種準確性不高的數據怎么可能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在這種數據的基礎上提出的政策,其正確性有多少,不得不讓人懷疑。再看看姜垣副主任說的“如果中國的香煙價格提升1元,可挽救300萬人的生命”,這個數據的計算依據是什么,從何得來的“挽救300萬人”?若控煙真這么簡單,每包煙都漲價10元甚至更多得了。
早在衛生部部長陳竺表態“中低檔煙的調稅勢在必行”時,因其話題觸及到公眾敏感的商品價格問題,不僅沒有出現其所期望的“人民群眾會支持的”的局面,反而引起公眾的誤解和抵觸,網上甚至是罵聲一片。雖然知道吸煙危害健康,但是公眾反感衛生行政部門的“漲價控煙”言論,是因為衛生部門的官員未能從實際出發,也沒有從其職能角度考慮提出與其無關的稅收話題,這樣做一來是職能錯位,二來是對本職工作的回避和推諉,三來是焦點轉移和責任逃避。在“看病難”、“看病貴”、“病不起”等諸多壓力下的中國百姓,會喜歡衛生部的如此作為嗎?
事實上,卷煙價格并非是控煙的重要手段。包括姜垣副主任在內的一些人拿外國“漲價控煙”說事,殊不知,在健康意識極強的歐美發達國家,價格措施所起的作用遠不如所想象。據來自國際煙草網的消息,西方一家著名的市場分析公司——BERENBERG銀行一位叫ERIK BLOOMQUIST的分析人士指出,卷煙價格并非是一條切實可行的控煙手段,即使在成熟的西方發達國家的卷煙市場上。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0年間,法國的卷煙制品價格漲了70%左右;受政府消費稅上調及生產商成本上升的影響,日本每盒20支裝的卷煙制品其市場零售價格在2010也上漲了30%左右;美國平均每盒卷煙的市場零售價格,目前已接近6美元,而紐約市的卷煙市場零售價格已接近12美元,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許多煙民消費煙草制品。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政府間談判機構(THE 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BODY)的調查表明,受全球非法走私及假冒煙草制品貿易活動的影響,全球各地區及各國政府所受到的稅收損失,每年估計高達500億美元,數據顯示,在全球的煙草制品消費市場上,至少有10%的煙草制品為非法走私或假冒的煙草制品。可以這么說,卷煙漲價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非法煙草制品貿易的繁榮。
正如2012年8月3日《成都商報》的評論《不要重彈“提價控煙”的老調了》所說,“提價控煙”其實是老調重彈,也是一個餿主意,衛生行政部門應從本職工作的角度出發,多研究積極有效的控煙措施,慎談卷煙漲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