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老煙斗:秋天了,雖然“秋老虎”也會在這段時間繼續發威,但是,也不會有太長時間的折騰了。
小煙卷兒:節氣到了,天氣也會慢慢變得涼爽了。秋天是最好的季節,天氣也不熱,我們干起工作來精神頭兒也足,好好干吧,全在這個季節出成績呢。
老煙斗:是啊,這個季節這么好,大家都搶前抓早,把該干的活都干了。該下基層的,就多去看看,少喝酒,多做事。
小煙卷兒:革命的小酒哪有不喝之理啊!到哪里都喝酒,而且酒的檔次也不低。
老煙斗:反正大家都愛喝茅臺,人家是國酒啊,是身份的象征。新華網上說,國家工商總局官網7月20日公布的商標初審公告顯示,貴州茅臺申請的4個“國酒茅臺”商標通過初審,申請日期為2010年6月9日。根據《商標法》規定,貴州茅臺要想最終拿下“國酒茅臺”商標,還需經過3個月公示期。公示期間,任何個人和企業都可向商標局提出異議。河南杜康表示,如果確實要出現官方認可的“國酒”,這應具有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才能與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相互匹配。“茅臺可以文獻明確追述的歷史不過一二百年,相比杜康、汾酒、西鳳等遠遠不及。”
小煙卷兒:我感覺茅臺冠國酒之名,沒什么不妥,本來茅臺酒就已經很有名氣了,國人都認可的東西,為什么就不能說是國酒呢?很多酒認為自己的歷史長,但從多年來的知名度來看,還是不如茅臺,所以,我個人肯定是力挺茅臺成為國酒。只是我喝不起,太貴了。
老煙斗:你說的對,我也基本贊同,但是,我認為國酒也不一定就一個,可以制定個條件,符合的條件的就可以認定為國酒,這樣一來,大家也就不那么相互憤慨了。
小煙卷兒:其實,冠以國字號的名稱,對于提高產品的知名度是非常有效的,但前提是已經有了一定的認可度。
老煙斗:對于卷煙來講,也應該有國字號的煙。
小煙卷兒:我們的早已經在人家心目中有了定位,中華煙肯定是當之無愧的國煙,雖然現在中華煙已經不是最高檔的卷煙,但它卻是消費者最依賴的卷煙品牌。
老煙斗:中華卷煙歷經這么多年,品質優良,而且無論什么樣的形勢,都能保證營銷策略的持久性,大有榮辱不驚之勢。要說國字號的香煙,我們國家肯定不會同意冠上商標,但消費者的品牌中體現出的國字號,更有說明力。
小煙卷兒:《都市時報》上說,中國煙草制品價格十分低,平均為5.5元一包,70%的煙民都在抽7元以下的香煙。而在澳大利亞,一支煙的價格相當于中國的一包煙。如果中國的香煙價格提升1元,可挽救300萬人的生命。8月1日,在全國醫學院校控煙能力建設項目研討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公室副主任姜垣表示,控煙能夠很好地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生,但中國吸煙率依然高居不下,與國際公約要求相差甚遠。
老煙斗:我們都是行業內的人,本不應該對這種言論說什么,但是,按照一般的社會常識,吸煙是一種具有成癮性的行為,也是一種并不理性的消費。幾乎可以肯定,煙民不會因為煙草漲1元錢而戒煙,該抽的還會抽,抽不起貴的就買廉價煙。除非把市場上流通的廉價香煙全部禁絕同時將香煙價格統統暴漲為天價,價格才有可能成為推進控煙的杠桿,但效力也非常有限。
小煙卷兒:其實,控煙如何控,這是一個很早也很難說清的論題,但我們應該肯定的是,控煙不能只是控制煙的生產與價格,應該是一種綜合性的治理工程,宣傳教育和消費者的思想意識提高很關鍵。
老煙斗:戒煙和抵制吸煙要有過程,要想找到立竿見影的方法,根本不可能。
小煙卷兒:我看啊,將來就與每個公民簽協議,規定公民不許吸煙。
老煙斗:你這想法很特別,與你一樣想法的還真有。《南方日報》上說,衛生部日前就《加強公立醫院廉潔風險防控》征求意見,規定患者入院時進行醫生不收“紅包”、患者不送“紅包”雙向簽字,協議書納入病案管理。此舉引發社會熱議,不少網友提出,約定雖可起到震懾和警示作用,但實際意義不大。“紅包”本身就是暗箱操作的,怎么會寫在書面上?這是道德問題,應該靠良心去做。桌上簽協議,只是走形式而已。有專家認為,用明文規定告訴患者和醫生,送“紅包”和收“紅包”都是不可取的,對于規范醫療行業從業人員行為是必要的。
小煙卷兒:一紙協議能否根治屢禁不止的“紅包”痼疾?患者有怨言卻要送,有的醫生不情愿卻也在收,到底何時才能跳出“紅包”怪圈?雖然不少專家和網友對一紙協議能否發揮作用有所懷疑,但它至少說明衛生主管部門在想辦法、找途徑解決這個長期以來廣受詬病的問題。衛生部此舉只是近來從上到下進行的醫院管理改革的一環,從這個意義上說,衛生部的行動值得肯定。
老煙斗:各界的質疑、擔憂甚至“拍磚”,也不全是無事生非。因為有醫患信任缺失這個因,才導致人們“偏執性質疑”這個果。毋庸諱言,一段時間以來,各地不斷發生醫患糾紛,有些地方甚至發生了砍傷醫生等惡性刑事案件,令本已岌岌可危的醫患互信關系雪上加霜:一方面,醫生們苦嘆權益沒有保障,指責患者家屬無理取鬧;另一方面,患者質疑醫院罔顧病人利益,對患者缺乏關懷和溫情。由此導致的惡性循環,讓患者及其家屬、醫生以及醫院甚至全社會都成了受害者。
小煙卷兒:協議與承諾,說到底就是一種信任的加深過程,我們行業的很多單位都進行了承諾制度,承諾就是一份責任,也是一種教育。特別是近幾年,行業進行了明示承諾制度,效果也很好,一些經常發生違紀的環節突然好了很多,這與進行明示制度是分不開的,通過這種明示承諾制度,規范了職工的行業,也提高了對企業制度的了解,是非觀與事業觀向著更加正確的方向發展。
老煙斗:最近,我老家那可出名了,據說沈陽市“靜”得嚇人。東北網上說,聽聞政府部門要集中打假,全城商鋪競相關門歇業,人們理不了頭發、買不著釘子、吃不到午飯……這樣的怪事出現在遼寧沈陽市,而在大連、本溪、鞍山、撫順等地,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8月6日,針對很多商鋪仍然關門的情況,遼寧省政協委員莊廷偉提交加急提案,希望沈陽有關部門及時回應市民關切和網絡質疑。
小煙卷兒:這可是空前的啊,打假是正常經濟執法活動,何至于搞得“滿城盡是卷簾門”?關鍵的原因,是商鋪老板們聽聞“這次檢查不一樣,太狠了”,所以寧愿關門也不愿冒被罰的危險。
老煙斗:這次檢查有多狠呢?有店主說,這次檢查不是正常的那種,當時都傳一罰就是幾萬元,而且還抓人扣貨。關于這次檢查的“狠”,當地工商部門則是這樣介紹的:公安局牽頭,工商局配合,達到一定額度,“說公安可以拘留人”。
小煙卷兒:如果我是商戶,我也寧可信其有,說啥也不開門營業啊。
老煙斗:這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