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瀟湘晨報》報道 送兒子到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民政學院)報到,老李除了給兒子交學費,“自己也交了一點學費。”
因為在校園里點了一根煙,被保安罰了1元錢,因為學校有禁煙令。
民政學院的禁煙令針對的是校內所有師生、訪客,而且學生控煙將與獎學金、評優等掛鉤。據該校保安部負責人介紹,禁煙是長久舉措,罰款不是目的,重在批評教育。
實地探訪:仍有人在校園抽煙
近日,瀟湘晨報記者來到民政學院。從校門進入學校,可以見到不少禁煙的告示,上面寫著:“生態校園,禁止吸煙”。
在校園內轉了一圈,記者共發現3個吸煙者,年齡都約摸30歲左右,不像學校的學生。
校園里的大小商店有香煙銷售。一位店主表示,學校控煙以來,香煙的銷售“明顯少了許多。以前一包煙分開賣給學生,一天可以賣近一條,現在這種拆分的零售,基本上沒有了,買香煙的都是外面來的人。”
劉星宇(化名)是該校大三的學生。他告訴記者,他大一報到不久,學校就開始頒布“禁煙令”了。“學習累了時,偶爾會抽根煙。”劉星宇說,剛禁煙時自己有點反感。“不是說大學里面自由么。”但現在,小劉很推崇這個規定,有了這個規定后,他不自覺地“沒有真正成為一名煙民。”
小劉的大部分同學,尤其是女生特別贊同“禁煙令”。
禁煙管理:一個上午罰了5人
“您好,對不起,學校范圍內不能抽煙。”該校保衛部生活治理專干彭忠義一連處罰了5名抽煙的學生,每人罰款1元。
5個小煙民中,有1個大二的學生已有“1次前科”。彭忠義將他們的名字都記了下來,他說罰款采用的是實名制,對于一些多次觸犯規定的學生,會影響到他的評優和獎學金。
“真正完全控煙,目前還做不到。”彭忠義說,學校保衛部有兩名巡邏隊員,每天24小時巡邏,其中一個職責是發現在校園內吸煙的煙民,立刻予以制止,但學校面積大,僅僅學生人數就有1.7萬。
“最難管理的還是學生。”彭忠義說,無論老師還是學校的外來者,保衛部人員在制止吸煙時,一般都非常配合,“反而是這些90后的孩子,還會跟你策。”
禁煙宣傳:建QQ群提醒學生
據民政學院宣傳部部長王開生介紹,2010年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控煙工作的意見》后,民政學院就開始了校園內控煙。一些有煙癮的老師可以在沒有申請無煙辦公室的室內抽煙。
彭忠義介紹2010年學校決定控煙后,先做了10塊告示牌,然后在10個系的QQ群里發布了控煙信息,同時由輔導老師再對學生面對面宣傳。
對于處罰標準,學校劃分了兩個區域,學校后山是林區,發現一次抽煙,罰款10元,其它地方抽煙一次罰款1元。所有罰款全部上交學校財務,用于貧困學生的補助。
“罰款不是目的,重在批評教育。”民政學院的控煙行動措施采取的是實名制,對于屢禁不改的學生會影響到他的獎學金的評選。控煙行動以來,在校園內抽煙的人已經明顯減少。
[律師觀點] 學校無權罰款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陳平凡認為:教育部、衛生部辦公廳2010年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控煙工作的意見》規定“高等學校教學區、辦公區、圖書館等場所室內應全面禁煙”。學校為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通過制定校規的方式禁止學生吸煙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但是,罰款是行政處罰手段之一,是行政執法單位對違反行政法規者的行政處罰方式,而學校并不是行政執法機構,也沒有法律授予的罰款權限,其擅自罰款的行為違反法律規定。
陳平凡還認為,高校作為教育機構,負有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的責任,教育方式是多樣的,但通過對沒有經濟收入的學生進行罰款的方式禁煙,不符合教書育人的高校形象,也容易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學生成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