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基層企業在實際管理和運行過程中,由于點多面廣和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為進一步促進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特地收集和“粘貼”到一下“十種要不得”的現象,供大家參考補充。
1.體系運行就是“補記錄”。
基層企業一般運行的是“三標合一”體系,即質量體系、職業健康安全體系和環境體系。在一線崗位,往往由于工作不及時、不到位,就成了停產檢修期間或者放假期間“補記錄”的現狀。往往是職工埋怨,管理人員也不滿意,沒有起到實際效用。實際運行和呈現出來的效果不統一,管控實際上是分離的。
2.企業文化就是“換櫥窗”。
各家都在導入企業文化,但往往是聲勢大,入腦入心效果不佳。主要表現在就是宣傳標語和宣傳櫥窗更換的快,好像成為了一種標志,難于形成大家共同追求的行動指南和發展愿景。本末倒置,可以說是最貼切的形容。往往導致職工反感,形不成強有力的工作合力。
3.班組建設就是“搞活動”。
兵頭將尾,班組就是職工最小的工作單元。有許多企業開展班組建設,沒有深入調研,沒有形成統一學習和發展氛圍,只是一味開展聯誼、茶話和趣味活動,似乎這就是激發班組活力的一大法寶。這已經直接影響到班組職工的工作熱情,反倒成了發紀念品的絕佳理由。
4.制度約束就是“墻上掛”。
每個企業管理方式不同,但都應該形成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有的企業往往是規章制度很多,都掛在墻上,掛在網絡上,想起來執行了才回去翻翻看,平時很少有人問津,成了典型的擺設。執行力最要緊的是就是現實執行,如果都掛在墻上任由風吹雨淋,沒人把它當回事情,何必這么費心勞力地制定出來呢?共同遵守,都來執行應該是首選。
5.安保工作就是“勤檢查”。
對于企業的人防和技防不去關注,安保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發現問題,下發一大堆隱患整改通知單,仿佛這就完事了。卻從不去主動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況,動輒檢查,雷聲大雨點小,轟轟隆隆就過去了。這樣的安全檢查越少越少,注重效果才是正道。
6.績效考核就是“搞平衡”。
每個月的月底匯總就是績效考核的全部。這個月扣這個部門一點,下個月又獎勵回來,就像是自己在玩過家家,不知道是領導忙于工作沒發現,還是根本就沒入眼?反正,績效考核流于形式,成為大家的游戲“潛規則”。蜻蜓點水,隔靴搔癢,成了基層企業管理的通病,尤其表現在績效考核上。這似乎已經成了頑疾,到了亟需醫治的階段了。
7.預算管理就是“代月報”。
財務管理在企業很重要,但實際中卻變了味。每個月報預算,就是報銷上個月賬務,下個月如法炮制,這樣的財務預算,你喜歡我也喜歡,大家都在集中“偷著樂”呢。本來很嚴肅的一件事情,卻在我們手里走了形,成為一種變相的慣用手段,這和沒有預算有什么區別呢?這種“代月報”的方式該禁止了。讓嚴肅回歸嚴肅的本質吧。
8.內外宣傳就是“湊篇數”。
在企業的實際宣傳工作中,大多數都硬性規定每個科室和部門要每月完成一定量的通訊報道篇數。為了完成數量,大家被逼迫著去開動腦筋,挖空心思,做手腳挖墻角,在任務完成上“湊篇數”,沒有積極從正面提升宣傳質量,發動職工,這樣子出來的宣傳效果肯定是職工們罵聲一片,成了“假大空”的典型。
9.三項工作就是“走程序”。
國家局規定三項工作即工程投資、物資采購、宣傳促銷必須規范,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基層企業為了走捷徑,就在按部就班做了就行,走完程序成了首選任務和工作,何談落實呢?招標,招了;談判,談了;詢價,詢了;該競爭的也競爭了,但最后的結果就是“花落誰家”,總是那么幾家,服務和質量以及響應速度都有問題。該禁止了。
10.品牌營銷就是“送禮品”。
煙草品牌營銷和品牌形象樹立,是長期的過程。但現實里,卻總是在定制促銷禮品上花費太多心思,從不把科學調研和定位分析放在心上,好像沒有了禮品贈送就沒有了好的市場反應和回響。這樣簡單直白的品牌營銷方式,還是簡單思維的結果,問題出在自己身上了。該反思了,需要好好反思了。
“十種現象”,都“要不得”?!皩嵏膳d邦,空談誤國”的口號已經深入人心。煙草基層企業也該好好從建章立制和加強管理上下功夫,忌漂浮,戒空泛,止虛無,真正把心思花在提升管理上來,做實事出實招辦實事出實效,方為上策。
?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