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營銷界? 煙草》
關于煙草和控煙,歷來就已經有兩個結論:
一、煙草不是夕陽產業,不會最終滅絕;
二、控煙是人類發展的正確方向。
這兩個命題,看似相互矛盾,其實不然。煙草是自然世界的選擇,卷煙產品是人類社會歷史時期的產物。卷煙或其它煙草制品,只是煙草作物的使用形式,而針對農作物的使用,人類尚遠遠沒有到達充分、合理、科學的境地;也就是說,未來對煙草作物的使用,應該更有利于人類的生存和健康。
中國人歷來最講究辯證思維,凡事都沒有絕對的錯誤,凡事都不可能絕對的有益。承認事物的兩面性,是中華民族經歷千年發展的根基。在我們的生存哲學里,酸奶和膠囊居然會是皮鞋做的,當然是一種負面產物;卷煙產品從有益到有害的定性認識,則是一種正面效應。這表明了我們對物質除了提倡兩面性,也有主見地區分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縱觀身邊的事物,我們承認其有害卻依然執拗地在使用它、依賴它的情況,隨處可見。如高跟鞋,從來沒有人能夠肯定,女性穿上高跟鞋對身體有哪些益處,倒是滿足了女士們優雅的外在要求,滿足了男人們性感活潑的感官體驗。若計算成本,我們卻絕不能僅僅只看醫療成本,而去忽略心理感受。
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陋習,從飲用烈酒到奢侈食物,從抽吸煙草到從事極限,從權錢交易到彼此吹捧。但是,全人類都有一個共同陋習,就是唯利是圖。
正是因為人類自私的本能,我們才彼此約定,來制訂共同認可的游戲規則,這種游戲規則中,嚴肅的普世條款,就叫做“法律”;民間的口口相傳,則叫做“道德”。所不同的是,前者具有文字表現和普世效應,因此得到了人類暴力機器的支持,稱之為“執法”。我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發起道德的要求,卻不能以此為名義,任意地將暴力機器(大規模發動媒體攻擊)作為懲罰手段,凌駕于他人之上。
抽煙是一種嗜好行為,而嗜好行為往往需要被慎重看待,因為它不僅僅造成了人們的痛苦和依賴感,也給帶來了心理上的減壓和放松。甚至我們對吸毒者,都需要抱著寬容、諒解和憐惜的心態,去對待和交往。因為對他們來說,受害和受益,是他們的個人選擇,但造成了人類之間能夠感受和傳遞的痛苦,人們都愿意去分擔和體察。然而,人們對毒品行業的打擊,從不手軟,因為從游戲規則的角度來說,它是違反“法律”的。
相比之下,人們既不會去打擊高跟鞋產業,也不會去攻擊穿高跟鞋的淑女。因為盡管在有些范圍內,高跟鞋造成了很大的人體傷害,但它所屬的行業和工人,都是合理合法的。而相比較于高跟鞋淑女們靚麗的街頭風采,人們恐怕不僅不會勸誡,反而會彼此效仿、爭相采風。
同樣的情況,吸煙造成了人體的不適,嚴重者致病,抽煙的人卻正在為大眾和社會所唾棄;而中國煙草產業,則正在遭受圍堵和攻擊。同樣是合法產業、合法企業和合法消費行為,同樣存在致病的因素和風險,為何煙草和高跟鞋會得到如此不同的待遇?這就不得不令人反思了。
首先我們必須區分善良的勸誡和有目的性的攻擊,這兩種不同的行為。從今年無煙日的活動來看,不少地區開展街頭宣傳活動,志愿者們不辭辛勞,提醒人們吸煙和二手煙的有害性,帶領孩子們勸告家長戒煙,是一種善良的勸誡,應當得到鼓勵、支持和補償,比如適度的財物、社會的表彰等。
但是,如今存在相當一部分群體,以控煙為名義,通過輿論暴力和隨時的攻擊,為自我造勢;并以此為職業,從事營利性工作,甚至從國外來歷不明的基金會中領取項目資金,這就十分令人費解和警惕了。我們國人有句話,叫做“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以此來表示對那些動機不純份子的寬容和自我的安慰。我們常說,人老了,發揮一下余熱,參與公共事業和福利工作,是很好的事情;但通過引誘社會大眾,攻擊合法民族產業,以達到自我標榜、獲取利益的目的,就是“老而不死謂之賊”。
在歷史上,任何激進行為,都可以聞到陰謀的味道,都可以看到無知大眾的參與,都是以善良和堂而皇之的理由,通過武裝、輿論暴力來壓迫一部分或少數人。這種的案例,在人類發展進程中,屢見不鮮。但是,人類的良知、智慧和耐心,最終都能夠得到延續和發展,社會最終得以糾正到尊重人的框架中來運行。控制吸煙是人類社會的正確選擇,在尊重個體、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在遵守法律的基礎上,減少煙草的有害性、減小吸煙人群的規模,得到了每個人的深深贊同。但有些機構、有些個人以此為出發點,將控煙扭曲到失去理智和人性的狀態下,這并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基本精神。以至于我們看到:
有人不惜犧牲歷史真相,要求毀滅歷史人物的吸煙鏡頭;
有人歷數煙草企業的罪孽,來博取大眾的眼球;
有人要求職業壓力巨大的醫生一夜戒煙,甚至提出了經濟和道義上的懲罰措施;
有人以名利為誘餌,操縱媒體,歪曲事實和真相,妖魔化吸煙者和煙草產業。
這些行為,早已與控煙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馳,與《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原則立場背道而馳,成為了多數人針對少數人的暴力,是人類歷史上值得今人和后人反思的群體性行為。
可悲的是,社會精英群體通過營造運動來獲利的同時,社會大眾的健康福利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恰恰相反的是,他們的真實處境,從來沒有得到過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意見領袖們的深入了解。乃至,在爭吵和橫眉的過程中,農民、小市民們的吸煙自由,正在被控煙人士和煙草企業所共同剝奪。
著名的科幻作家劉慈欣先生在他的《三體》著作中,預計百年以后,煙草制品業仍然是常見的消費品之一,因為在他的小說里,不同職業群體的人,其工作與心理壓力,從來就沒有因為科技的進步和物質的豐富而減輕過。在《三體》一書中,未來的警察和社會學者依然表現出了吸煙的形象,這既是科幻小說寫作中的一種判斷,更是藝術創造的自然流露。如果我們站在歷史的節點上,去看待煙草和控煙,不得不說,眼下包括控煙組織和煙草企業在內的大多數行為,都顯得那么光怪陸離。在利益爭奪和財富重新分配的過程中,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堪稱每況愈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