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湖北省局機關援漢工作組自2月29日正式下沉長豐社區后,以嚴格的紀律帶隊伍,以統一的著裝搞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志愿服務中。十幾天時間里,長豐社區的住戶們熟悉了這一群身穿白色防護服、頭戴小白帽、小黃帽的志愿者們,從開始的“不服周”到現在的“冇得話說”,中間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小故事,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則有關“一大瓶可樂”的“漢味”故事。
硚口區長豐街長豐社區的居民們從二月底三月初開始,突然發現身邊多了一個個子不高,戴著一頂白帽子和一副眼鏡,說話輕言細語的爹爹,爹爹經常出現在綜治中心、小區卡口、崗亭、物資登記點,有時候和居民拉家常問生活,有時候在幫居民登記物資,有時候幫大爺大媽搬東西,有時候笑瞇瞇地給沒有口罩的居民遞上一個口罩,提醒他們帶好。更多的時候是帶著一群小黃帽隊員在社區巡邏,在小區門口測體溫。
社區以保障房、公租房為主,小區居民多是“不服周”的老漢口,眼睛尖、嘴巴直、脾氣倔,看到不爽的、覺得做得不好的,肯定沒啥好話說,用武漢話說就是“屈死人”。封城日久,病毒的威脅,生活的壓力和禁足的憋屈多管齊下,導致社區居民心里跟憋了一團火一樣,吵架斗毆的,乃至強行沖崗毆打志愿者的,用小區保安的話來說,一周起碼也有十來起,小區崗亭跟派出所大門差不多 ,經常有警官們光顧。
白帽爹爹帶著一群以碩博士為主的“讀書人”黃帽小分隊,要和這樣一群住戶們打交道,社區書記都說,心里沒底,替他們捏了一把汗。白帽爹爹和小黃帽們自己倒是信心十足,“伸手不打笑臉人,見面先說您家、對不起、不好意思、麻煩了。”“'不服周'、重面子不要緊,我們就是來服務的,姿態放低,面子給足。”"耐心細心,換位思考,要懂居民心里想什么,適當引導。"大家各抒已見,整理出一套針對老漢口脾胃的辦法。
十幾天過去了,白帽爹爹和小黃帽們發現當初“一群體面苕,穿個防護服鬼晃搞么斯。”“志愿者,心里要有點數,莫管那寬!”“老子不想戴口罩,你管老子做么斯?”之類的聲音漸漸絕跡,取而代之的是“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你們真不容易,配合你們是應該的。”
跟白帽爹爹和小黃帽們一起守門崗的保安師傅,開始是等著看笑話,后來看到小黃帽們通宵站在雨夜里值守,幫居民測體溫搬物資,才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從庫房里拿出自己的雨傘幫小黃帽遮雨,繼而說出:“你們都是黨員,共產黨員都是好樣的,我也想入黨。”居民們從一開始視若無物的不配合,到后來主動出示證件道一聲辛苦,再到不停地將酸奶,香蕉,橘子等物資往小黃帽手里送,推辭之間放下東西就跑。
在小黃帽們看來,傳說中動不動就打破志愿者腦殼、打掉志愿者牙齒的居民們并不是那么蠻橫,甚至也蠻可愛?
這天,社區組織了愛心鮮魚免費發放給所有居民,白帽爹爹和黃帽小分隊顧不上吃午飯,跟網格員一起一家家敲門、一條條送魚,一下午跑了四棟接近一千戶。一個小黃帽的微信步數顯示是24000步,等于五個小時大家都在樓棟里拖著魚跑了二十公里。
“爸爸,好大的魚啊,這魚為什么這么大?”“幾肥的魚啊,搞魚頭蘿卜湯肯定好喝。”“好久冒吃到活魚了,這真是感謝黨、感謝政府!”居民們的喜悅發自內心,感染著白帽爹爹和小黃帽們。
突然大家發現魚筐里不知那位居民乘著大家不注意,塞進了一大瓶可樂。找不到主人,沒法拒絕也沒法退還,這瓶可樂也成為白帽爹爹和小黃帽們唯一收下的禮物。
它,代表著“不服周”、講胃口的老漢口們對小白帽、小黃帽們的贊許和信任。這瓶幾塊錢的可樂,在大家心里比茅臺還要珍貴,大家一致決定,待到凱旋之日,開瓶痛飲。它一定能陪伴白帽爹爹和小黃帽們獲得戰“疫”勝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