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 要:本文介紹了四川涼山州煙葉基地單元綜合服務合作社試點的運作模式、主要做法,對運行結果進行了分析評價,運行實踐表明:合作社高效率的專業化作業,降低了入社煙農生產用工、成本投入,提高了種煙收益,有效緩解了煙區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為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的生產模式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煙葉;綜合服務合作社;效果
隨著現代煙草農業的持續深入發展,煙葉生產組織形式發生了明顯變化,煙葉種植規模化、集約化的特征日益突顯[1-2],奠定了發展新型服務煙農組織的物質基礎和政策保障。四川省涼山煙區圍繞“減工降本,提質增效”這一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核心目標,不斷探索創新服務煙農的工作方式,在各生產環節實施單項專業化服務的基礎上,2012年開展了集多種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型專業化合作社的探索。介紹了涼山州煙葉基地單元綜合服務合作社試點的基本運作模式,對運行效果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建議。
1 綜合服務合作社股權構成基本情況及管理特征
1.1 綜合服務合作社股權構成
圍繞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方向,按照“種植在戶、服務在社”的工作要求,涼山煙區結合生產實際[3-5],2012年依據《農民合作社法》,組建了10個綜合服務合作社,平均入社社員593戶,社均種煙421.73hm2。煙農以戶為單位入社,入社時按100.00元/戶入股,每戶交納股金100元,作為合作社日常運作資金,并計入社員股份。按入社煙農種煙面積(1股/0.0667hm2)計算每股股權,以上兩項股份合計為社員所持股權,作為收益分配依據。合作社注冊資金出資人按每100元注冊資金為一股計算股權并分配收益。
1.2 綜合服務合作社運作管理特征
堅持“統分結合、雙層經營”的原則,以為煙農提供有償綜合服務為特征,在育苗、機耕(起壟)、植保、烘烤、分級環節組織專業化服務隊開展專業作業,其余生產及售煙環節由煙農自己操作管理。合作社開展專業化服務獲得的收益除去合作社及各專業化服務隊日常運轉所需費用后,提取20%作為合作社公積金,10%作為合作社風險基金,70%按照社員所持股份分配紅利。合作社管理成員不領取工資,從合作社領取相應的誤工補貼。合作社實行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市場化運作管理模式。
2 綜合服務合作社組建及運作管理模式
2.1 成立組織管理機構
由基地單元內村民個人或多人籌備組建,設立固定辦公場所。在煙草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召開全體社員參加的合作社成立大會,依法正式組建。社員在合作社成立大會上選舉設立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成立組織領導機構。由社員代表大會或理事會聘任合作社社長(經理),全面負責合作社的經營管理。組織領導機構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并由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實施。合作社登記注冊后開始正式運行。
2.1.1 社員代表大會
社員代表大會是合作社的最高權力機構,按入社社員總人數的10%左右選出社員代表大會成員。社員代表任期1年,可連選連任。合作社每年召開社員代表大會不少于2次。
2.1.2 理事會
理事會為合作社的執行機構。理事會由4人組成,理事長1人,副理事長2人,會計1人。理事長由煙區當地威信較高的村干部或誠信煙農擔任,負責合作社日常工作運行管理,按月享受合作社支付的誤工補貼(參照當地村書記工資)。副理事長2人,選擇當地威信高的煙農或村民擔任,按月享受合作社支付的誤工補貼(略低于理事長)。其中1人負責合作社所有業務的組織管理,1人負責對合作社所有資產進行管理并兼任出納。會計1人,由當地村委文書或懂財務的社員擔任,負責合作社賬務管理,按月享受合作社支付的誤工補貼(參照當地村文書工資)。
2.1.3 監事會
監事會代表全體社員監督檢查理事會和合作社工作人員的工作。監事會由3人組成,監事長1人,監事2人。監事長和監事任期1年,可連選連任。監事長由當地威信高的煙農擔任,列席理事會會議,督促合作社建設工作的落實,按月享受合作社支付的誤工補貼(略低于副理事長)。監事由基地單元內村組干部或社員擔任,負責代表全體社員監督理事會的工作,負責合作社運作的宣傳、發動工作,按月享受合作社支付的誤工補貼(參照當地村文書工資)。
2.2 建立規章制度
在煙草部門指導下,合作社理事會根據本地煙葉生產實際情況,制定合作社章程。章程中明確資產管理、決策議事、社員監督、財務管理、盈余分配、社務公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經社員代表大會審定后生效并實施。
2.3 登記注冊
合作社于2012年1月在當地在工商管理部門正式登記注冊,成為合法的綜合服務合作社。
2.4 煙葉生產專業化服務運作管理
2.4.1 專業化服務隊組建
依托現有由煙草部門、政府補貼形成的烤房、農機具、電動編煙機、育苗工場、烘烤工場等固定資產組建專業化服務隊伍。該固定資產不計算股份和分紅。除育苗工場和烘烤工場外,其余固定資產日常維修費用從合作社運作資金中支出,分紅時不考慮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由于報廢等原因需增加農機具、編煙機等資產時,由煙草部門、政府補貼購置。合作社分別組建了化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和分級5種專業服務隊伍,由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調配,以鄉(鎮)、行政村或煙葉收購站(點)為單位開展服務。專業化服務隊成立后,由當地煙草部門組織技術培訓,持證上崗。
2.4.2 專業化服務實施
各環節專業化服務在煙草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下,由政府、煙農、社員代表科學測算、共同制定專業化服務價格,提交社員代表大會討論確定。專業化服務工作對社員實行成本價,對非社員煙農實行優惠價,對非煙農業生產勞作實行市場價。專業化服務質量由政府、煙農、理事會和煙草部門聯合組織驗收考核,驗收合格后,煙農按服務協議繳納服務費。對驗收考核不合格的專業化服務,煙農有權依據服務協議要求服務隊返工或賠償損失。按照“統一派工,統一組織服務驗收”的原則開展專業化服務,并統一結算服務費用。
3 數據來源及分析
以涼山州10個煙葉綜合服務合作社運作情況為例,各選取3個生產水平與之接近、未組建合作社的煙葉工作站,取合作社運行結果數據平均值與之對比分析。
4 綜合服務合作社運作效果
4.1 綜合服務合作社收益
合作社提供5個環節的專業化服務,共實現現金贏利收入190201.00元(表1)。按20%提取公積金、10%提取風險金后,共計可分配盈余133140.7元,全部分紅給社員。2012年入社社員種煙面積421.73hm2,共6326股,加上入社股金593股及注冊資金400股份,合計7319股,每股分紅18.19元。社員戶均11.67股,戶均分紅212.28元,合作社注冊資金出資人400股,分紅7276.00元。
4.2 煙葉生產用工及成本投入情況
專業化服務勞動效率高(表2),5個生產環節專業化服務隊僅用工5.11個/0.0667hm2。非社員在5個環節自己投工勞作用工較多,按50.00元/工/天計算,折合費用815.00元/0.0667hm2。社員將5個環節的勞作交與專業化服務隊,只需支付合作社540.00元服務費用,比非社員節約,275.00元/0.0667hm2投入。
4.3 社員與非社員種煙收益情況
由于實行高效率、高質量的專業化統一服務,各項生產技術管理措施及時開展,社員煙葉標準化生產和管理水平高于非社員,各項煙葉經濟指標均有提高,社員售煙收入比非社員高83.88元/0.0667hm2。
5 討論
綜合服務合作社突破了以往提供單一服務[6-15]和合作社互助合作的簡單形式[16],為社員提供統一標準的集中專業化服務,機械化程度高,作業效率高,規范化程度高,操作要求和措施落實一致性高,有利于提高煙葉生產標準化水平。高效率的專業化作業不僅降低了社員生產用工及成本投入,也提高了社員種煙收益。通過開展綜合服務,有效緩解了煙區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也為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保障。與其它合作社統一經營不同[17-18],綜合服務合作社實施由煙農自行交售煙葉的雙層經營模式,也有效避免了由合作社統一經營帶來的各種隱患和糾紛。
6 存在問題與建議
合作社運作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一是合作社組建注冊難度大。由于煙區經濟社會多屬不發達地區,合作社建立、注冊缺乏啟動資金,如多人聯合組建注冊,則收益分配相對分散,農戶積極性又難以充分調動。建議行業出臺相應的政策扶持,提供一定的組建注冊資金,并完善該項資金的管理控制。二是煙農入社積極性不高。大多農戶經濟狀況差,多不愿意拿現金代替用工投入,農戶多是被勸說入社。需要積極向農戶宣傳講解,算清用工投入及現金投入對比賬,同時積極為社員提供增收途徑,在優先選用社員加入專業化服務隊的同時,廣泛延伸服務領域,聯合當地農業部門,為煙農提供其它農業或副業技術服務,拓展農民增收渠道。三是合作社抗風險能力低。如在生產環節出現較大面積的自然災害,在烘烤環節出現斷電導致煙葉烤壞或其它因素影響,不僅煙農遭受損失,合作社也會出現負收益的情況。需要行業進一步強化防雹服務,探索將密集烤房群電力保障納入到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的可行性,同時進一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