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 要:本文通過對江西省黎川縣現代煙草農業示范點河塘村煙農合作社發展的分析,通過創新煙葉生產組織管理形式——建立合作社后,建立合作社前后進行煙葉效益的對比,得出創新煙葉生產組織管理形式的重要性。
關鍵詞:煙葉生產;組織管理形式;合作社
為了適應烤煙生產新形勢發展的要求,加快烤煙產業化發展進程,促進煙草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江西省黎川縣本著“自愿入會,合同產銷,互惠互利,利益共享”的原則,組建黎川縣河塘村烤煙生產合作社,在示范點上成立煙農合作社,合作社負責專業化分工組織的建立、管理、指導等工作,專業化隊伍納入合作社進行管理。合作社有社長1名、副社長2名、理事2名、專業化服務隊組長6名,每個副社長管理3個專業化隊伍,合作社的建立為專業化隊伍的管理提供了組織保障。
河塘村煙葉生產情況,河塘村有耕地面積2340畝,多為紫沙泥田,人口1970人,村民人均收入3300多元。2007年種植烤煙150多畝,2008年度,14個村小組已落實農戶40戶,面積593畝,建立現代煙草農業示范點,規劃基本煙田1000畝,實行隔年輪作,常年可種植煙葉500畝,通過規模化種植、機械化耕作、專業化分工、標準化生產,完善煙水、煙路配套,實現優質高效的生產目標。
現代煙草農業示范點于2008年成立了河塘村烤煙生產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了機耕、商品化育苗、植保、專業化烘烤、分級扎把及生產管理六個專業隊,建立健全了專業化分工、人員管理、學習培訓、工作例會、財務管理、農機具管理等六項制度。該點占地面積3550平方米,建有大型密集型烤房20座,內另設儲煙倉庫、煙農休息室、煙農培訓室、合作社辦公室、衛生間等配套設施。儲煙倉庫面積有400畝,煙農可將下烤煙葉短暫存放的基礎上及時進行分級扎把。煙農培訓室用于向煙農傳授煙葉生產相關技術知識,每一關鍵階段前均組織煙農進行培訓;休息室能緩解煙農在繁重的勞動中的疲勞;農機室能儲存相關農機設備,對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等;外設五塊宣傳欄,共24米長,刊登煙葉生產的基礎知識及煙葉生產標準化流程等。煙農合作社是企業組織、政府參與,煙農參加的一種煙葉生產組織新形式,社員既是穩定的種煙大戶,又是煙葉生產帶頭人,通過煙農合作社這一組織可以有效把種煙大戶、能手組織起來,既保證了種植面積的穩定,又帶動了整個煙葉生產水平的提高。
創新煙葉生產組織管理的形式,河塘村煙農合作社的組成,它是由一個自然村的所有愿意入社的煙農組成,并且要求該合作社成員種植煙葉面積至少集中在6畝以上,且要求集中連片,合作社申請入會的社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為從事煙葉三年以上的生產者個人,必須有種煙積極性。擁護本合作社的章程。有加入本合作社的意愿,種煙面積在8畝以上,服從組織安排,積極參與合作社專業化分工工作。
煙葉生產合作社主要是維護煙農的利益,服務煙葉生產,主要是兩種管理形式的創新:
一是組織形式。建立煙葉生產合作社應由鄉鎮政府負責協調引導,實行“入股自愿,合同產銷,互惠互利,利益共享”的原則,其目的是組織煙農連片種植,規模經營,提高品質,增加收入,農民以土地(耕地)入股,煙草公司以技術、物資入股,按照優質煙葉生產技術方案搞好生產技術服務和物資供應。煙葉生產合作社的社員,可以優先享受煙草公司的技術服務和生產資料補貼,產品被優先收購,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煙農從事煙葉生產,自己管理自己的股份制、群眾性經濟組織。
二是戶籍化管理,這是一種管理方法的創新。是對種煙農戶的管理,其核心就是“落戶制度,考核到位”,即:通過對物資供應,技術服務,生產過程管理的細化和量化考核,提升管理手段和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按照戶籍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對煙葉生產技術員“分線包干、責任到人”,對全縣煙農分類建檔,煙農信息實行微機化管理;
以專業合作社為載體,烤煙生產技術措施得到較好落實。在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扎把等生產環節,組建專業化服務隊伍,突出抓好技術服務;統一培訓,推廣技術措施到位率高。以合作社為單位,加大對生產管理員、技術員、煙農的培訓力度,切實提高生產管理、現代煙草農業建設。通過合作社的運作,煙農的市場意識、科技意識、投入意識、互助意識大大增強,種煙積極性倍增,專業化運作增加畝收益,據合作社成立前后數據統計,傳統生產方式與全過程專業化生產的效益差距一目了然:傳統生產方式平均每畝煙葉的成本包括物資成本:育苗物資:33.5元;購買煙用化肥:240元;地膜費:42元;農藥費:45元;烤煤費用:200元,以上合計560.5元,用工為34.3個,按50元/工算,勞動力成本為1715元,總成本為2275.5。專業化運作后成本每畝煙葉成本為:購苗費49元、施肥蓋膜60元、機耕費60元、培土費60元、病蟲害防治50元、采煙50元、編煙62元、烘烤服務費40元、烤煙煤200元、分級費150元、農藥費45元、地膜費42元、化肥240元,以上共計1108元。另用工量為15.5(已進行社會化服務且收取了費用的用工量已減去,主要指采收、烘烤、分級三者用工共計10.4,故得此用工量),勞動力成本為775元。總成本為1883元。兩者相比,專業化運作后,實現煙葉用由36.3個減少到25.9個,且煙葉的比較效益也有所增加。傳統生產方式畝用成本2275.5元,專業化運作后,畝成本僅為1883元,比傳統生產畝均增392.5元。通過專業化分工實現了煙農輕松、快樂、簡單種煙,畝能減少用工7-10個,由原來的畝用工量35-36個減少到25-27個。
煙農利益無小事,一系列服務創新都緊緊圍繞如何實現減工增效,把煙農從技術難度高、勞動周期長、管理風險大的生產環節中解放出來。黎川煙葉也正在通過建立專業化服務體系,加快由傳統煙葉生產向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步伐。
烤煙生產專業合作社作為一項新事物,雖然還在探索中,但通過初步實踐,已顯露諸多優越性,已有力地顯示出它在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建設中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生機,當前試點工作僅僅是個開始,烤煙生產專業合作社是建立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煙農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自愿加入烤煙生產專業合作社,開展自愿互利合作,把煙農的意愿和力量反映出來和動員起來,有力地促進了烤煙生產徹底擺脫小農生產方式,推進了產業化進程,實現了大農業變革,成為推動烤煙產業發展的堅強力量,煙葉生產方式的變革與創新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積極探索煙葉生產組織管理方式創新,全方位轉變發展方式、高標準組織烤煙生產,要以建設現代煙草農業為基本方向,提高煙農的組織化程度,推動了烤煙產業發展,要針對創新現代煙草農業煙葉生產組織管理模式重點要解決的問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通過不斷實踐和逐步完善,摸索出適合我縣煙葉產區、有自身特色的一整套現代煙草農業煙葉生產管理模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