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黔西消息 一個嚴冬的下午,筆者與貴州省局(公司)調研組一同走進黔西縣煙草分公司林泉煙葉基地單元。
一位四十多歲的漢子聞聲迎了過來。他叫安興華,是林泉基地單元分管煙葉生產的副站長。基地單元建設,給原先的林泉煙葉工作站增添了現代氣息,一幅現代的基層煙葉工作站清晰地展現在眾人眼前:新站點中央,是能容納2萬擔煙葉的大中型散葉收購倉庫,倉庫兩旁一邊是窗明幾凈的現代散葉收購工場、一邊是辦公區、職工宿舍、食堂。單元四周的花草苗木,園藝工正細心的耕耘著,意圖來年再給單元增添風采。
圍著接待室里的電磁爐,好客的主人遞上熱茶,然后打開了話匣子。安興華說,林泉單元轄兩鄉一鎮,27個村,5個收購點,常年收購煙葉5萬擔。2011年,按照“轉方式、調結構、重品質、突特色、上水平、促發展”的總體思路,林泉煙葉基地單元共發動2316戶煙農種植烤煙20500畝。為了促進煙農增收,全站38名干部職工,充分利用群眾會、現場會、發放價格表、宣傳畫冊等,積極開展2011年烤煙政策宣傳工作。
一是宣傳煙葉結構調整政策(上中等煙92%以上,上等煙55%以上,中部煙50%以上,等級合格率80%;不收購GY1、GY2兩個等級,CX2K、B4L、B2K、B3K四個等級以銷定購,下低等煙葉比例控制在8%以內);
二是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將總體上調12%,為消化肥料漲價因素、每畝新增煙葉結構優化補貼60元等煙葉生產惠農政策宣傳到鄉(鎮)、村組、農戶,穩定了煙農種煙積極性。經統計,2011年林泉煙葉單元共組織召開群眾會300余次,參會煙農達6000余人次,發放煙葉價格表2500余份,發放“提質量、調結構”宣傳手冊2500余份。
然而,正當大伙興高采烈、決心大干一場的時候,從育苗階段開始,將近5個多月的特大旱災,使煙農發家致富的夢想化為泡影。20500畝烤煙,只收獲9775擔煙葉(畝產0.48擔),擔均價766元,戶均收入才2246元。面對遭受損失的煙農,工作在基地單元的同志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大家冷靜思索2011年干旱致使煙農減產的原因,認為要抵御旱災,除搞好煙水配套工程外,更主要的是要引導煙農恢復生態保水,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其次還要推進節水保苗措施,林泉煙葉站準備從2012年2月份起,將推廣烤煙井窖式小苗移栽、膜下小苗移栽、雙行凹壟覆膜栽培等技術來提高煙苗成活率。
林泉單元生產的煙葉葉片成熟度好,顏色桔黃,葉片結構疏松,葉片柔軟,身份適中,色度強至濃,油分有,是工業廠家喜歡使用的原料,已成功與上海煙廠合作辦“中華”基地單元兩年。自2011年11月份以來,國家局煙葉工作座談會、貴州省煙草發展大會、貴州省煙葉工作會議相繼召開,對2012年乃至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和工作目標。尤其是2011年11月3日省政府召開的全省煙草發展大會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煙草要實現“三個番翻”和“五個上水平”目標,趙克志省長分別與煙草工商企業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正式立下“軍令狀”。聽到這些政策宣傳,作為基層的干部職工倍受鼓舞,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任務和省政府、省局(公司)新的發展戰略要求,我們基層干部職工深感責任重大,決心不灰心、不氣餒,在縣局(公司)黨組確定的工作目標中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整合畢節試驗區政策優勢、區位優勢、生態優勢,轉變發展方式,優化資源結構,打牢發展基礎,在2012年的烤煙生產中,確保稅利增速保持15%以上,把2011年特大旱災造成的欠賬補回來。
安興華介紹到:在特大旱災使煙農利益受損的情況下,林泉單元全體干部職工嚴格執行省、地、縣烤煙受災救助政策,按照“戶戶見面、一戶一冊、逐塊核實、現場處理、分次兌現”的要求,加強不適用煙葉處理,確保了在2011年12月20日前,將救助補貼兌付完畢。與此同時,借2011年救助政策的兌現,以誠信基本穩定煙農的東風,全站干部職工掀起了2012年烤煙種植規劃工作熱潮。現已召開群眾會60多次、在“兩鄉一鎮”各村組張貼“公告通知”、并將縣局(公司)“致煙農的公開信”送達每一戶煙農手中。據初步統計,截止2011年12月底,已落實種煙農戶2472戶,落實烤煙種植面積2.63萬畝,土地翻犁炕冬工作已基本結束,煙地清理全面結束,育苗物資已全部到位,目前育苗盤消毒和基質裝盤已經就緒,正在準備組織開展育苗工作。
聽了安站長的介紹,筆者仿佛看到了林泉煙葉基地單元“演繹”的一個個轟轟烈烈的煙葉生產場面,真可謂:煙草政策鼓人心,憋足干勁再努力,號角吹響上征程,定在來年展宏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