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鶴峰消息 提起科技創新,在湖北省鶴峰縣最有發言權的就是煙農,每一項成果發明離不開他們,每一項成果鑒定離不開他們,每一項科技成果帶來的好處更是與他們息息相關。
驅車駛在鶴峰縣煙區的道路上,隨處可見科技創新帶來的成果。兩旁的白肋煙,植株高大,葉片長而寬,長勢喜人,這就是鶴峰縣自主選育的白肋煙新品種“鶴峰大五號”。該品種于2009年8月通過田間鑒評,通過優質選育,2010年8月被湖北省煙草品種審評委員會評審通過,已在鶴峰乃至全恩施州白肋煙區推廣種植 3萬畝。“鶴峰大五號”白肋煙新品種的選育成功,有力地改善了恩施州白肋煙生產品種單一現狀,凸顯了鶴峰山地白肋煙風格特色。
白肋煙試驗基地內,兩位科技人員正冒著烈日測量農藝性狀。據相關人員介紹,白肋煙試驗基地內分別設置了品質差異、最佳栽培方式等幾個試驗,已經連續做了5年,目的就是論證新技術的合理性及試驗結果的重復性。這樣在推廣試驗結果時才更有自信,才能為煙農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筆者不得不佩服他們這種執著精神,同一個試驗連著做五年,又有幾個人能一如既往的堅持下來?
路上,遇到種煙大戶張和平,他講道:“要不是咱煙草近年來大力推廣科技興煙,他的田早就不能種煙了,他這鐵桿煙農也早就下崗了。”原來,他的煙田前些年由于常年連作,不合理施肥等,造成煙田花葉病、青枯病發病率逐年增加。他笑呵呵的給講:“解決這些問題的秘訣,那就是漂濕育苗、配方施肥、病蟲害提前預防、土壤改良、冬耕凍土、合理輪作。”
原來,鶴峰縣煙葉分公司針對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開展了一系列的適用生產技術創新。近年來,從傳統育苗到漂浮育苗再到漂濕育苗,再加上開展的“立體懸式層架”育苗和高山“雙膜雙架”育苗技術,不僅在育苗環節徹底解放了煙農,還把煙苗質量提升了好幾個臺階。
50畝煙田一個施肥配方,有效避免了煙農亂施肥現象。高莖壯苗“三帶一深”、“三角定植”移栽,自主設計可拆卸式晾房,推廣散煙烘烤,設置病蟲害預測預報點,病蟲害綜合防治等一系列措施為煙農豐收提供了技術支持。
對全縣土壤板結較嚴重的3000畝煙田,實施挖機深翻土壤80——100厘米;在燕子、中營和五里3個鄉示范推廣土壤調理劑2000畝改良酸性土壤,每年每畝煙田免費施用25公斤有機肥,鼓勵煙農使用腐熟農家肥;大力推廣冬閑地種植綠肥,積極推廣煙田輪作。正是這些土壤改良措施,使得煙田起死回生,使得煙葉蓬勃生長,使得煙農眉開眼笑。
近3年實行每畝地獎勵一袋有機肥的方式,大力推廣上部葉4——6片一次性烘烤,累計推廣1.5萬畝;積極探索通過獎勵、補貼等方式將田間發育不良、病殘、烤壞等卷煙工業企業不需要的煙葉消滅在田間地頭和調制環節。
鶴峰縣煙葉分公司2011年在燕子鄉湖坪、新行分別設立一個烤煙、白肋煙試驗基地,在燕子鄉新行、走馬鎮楊坪分別設立一個百畝示范園,承擔各類科研及示范推廣項目36個,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2篇。鶴峰縣烤煙成為首批進入湖南中煙“白沙(和天下)”高檔煙品牌原料配方單位之一。鶴峰縣2011年圓滿完成18.6萬擔的兩煙收購任務,其中收購烤煙11余萬擔,收購均價達18.14元/公斤,其中上中等煙比例為89.29%,上等煙比例為68.02%,煙農畝平均純收入850元。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