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靖西消息 為切實提高廣西靖西縣煙葉整體質量水平,增強優質原料供給能力,提高烤煙產品的競爭力,促進靖西烤煙發展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該營銷部積極開展不適用煙葉處理工作。為了把不適用煙葉處理工作落到實處,具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強宣傳工作。要求煙葉站要通過告煙農通知書、張貼告示、召開群眾座談會、上門走訪等各種有效形式,大力宣傳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的政策和要求,充分調動煙農積極性和主動性,讓煙農自覺自愿參與不適用煙葉處理。
二是加強技術指導工作。我縣成立不適用煙葉處理技術指導小組,技術指導人員要根據不同煙區、不同品種、不同氣候特點,遵循煙株生長發育的規律,確定科學合理的留葉數,把低檔次煙葉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確保不適用煙葉得到有效處理。
三是加強專賣監督和考核工作。成立專門的監督考核小組,小組成員由專賣人員和考核人員組成,對不適用煙葉處理開展專項監管工作,加強對田間鮮煙葉消化過程監管,根據考核評細則對處理工作進行考核評分,保障不適用煙葉真正消化在生產環節,并在處理當場如實造冊登記,留存照片等檔案材料。專賣監督要協調各方力量,有針對性開展專項打擊活動,嚴厲打擊擅自收購、囤積、加工、販運煙葉等行為,從源頭加強控制,不斷提高市場監控能力,為田間消化鮮煙葉營造良好氛圍。
四是嚴格處理工作流程。嚴格按照區局、市局相關文件要求,制定不適用煙葉處理工作流程,保障處理工作規范、有效進行。具體工作流程為:按簽訂協議書→發放處理通知→登記造冊→張榜公示→統一清除→檢查驗收→結果公示→兌現補貼等程序進行→材料歸檔。具體要求為:
(一)協議簽訂。在縣營銷部的統一組織下,各煙葉工作站與煙農簽訂協議,協議書簽訂時間為揭膜培土前15天左右,以明確不適用煙葉的處理數量、處理要求、處理方式、清除時間、補貼標準等,并按要求以各種方式做好宣傳發動,做好煙農的思想工作,保證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工作順利開展。與此同時及時做好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池建設費用預算、請示和建設等準備工作。
(二)發放處理通知單。對適合清除不適用煙葉煙田,線路員給煙農開具不適用煙葉處理通知單(腳葉或頂葉)。
(三)登記造冊。對本轄區內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的村、屯、農戶合同編號、農戶姓名、種植面積、處理部位、處理數量、處理方式、處理日期等進行清查核實并登記造冊。
(四)張榜公示。在不適用煙葉清除前10天,進行不適用煙葉清除信息(不適用煙葉處理花名冊)進行公示,公示時做好圖片痕跡材料。公示時間7天,如無異議可進行統一清除,反之則進行整改,重新登記造冊。
(五)統一清除。原則上2片底腳葉在移栽后揭膜高培土時清除銷毀,1片頂葉在移栽后115天左右或上部4~6片煙葉充分成熟采烤時統一清除;一個作業片區3天內完成,并在統一清除時做好過磅登記圖片痕跡材料。(一般情況下清除鮮煙葉腳葉40-50公斤/畝,頂葉50-60公斤/畝)
(六)檢查驗收。煙葉工作站按照協議規定,對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并匯報檢查結果。驗收分為2個階段,腳葉清除為一個階段,頂葉清除為一個階段。如驗收結果與實際相符,則進行公示,反之則進行整改,重新登記造冊。
(七)結果公示。煙葉工作站檢查驗收結束后,對驗收結果進行分段(即處理腳葉和頂葉清除2個階段)公示,并做好圖片收集。公示時間7天,并做好圖片痕跡材料。如結果公示無異議,則進入痕跡記錄;反之則進行整改,進入重新登記造冊。
(八)痕跡記錄。煙葉工作站建立銷毀時間、銷毀地點、銷毀數量、責任人等內容的檔案,對相關表冊、數據統計和匯總、圖片、影像資料分類整理歸檔,實行痕跡化管理,做到過程可控、可追溯。
(九)補貼請示。分2個階段補貼兌現,每完成一個階段驗收后兌現1次,共2次。請示順序:先由煙站向式鑌營銷部請示,再由營銷部向市公司請示。請示時必須附帶檢查驗收結果報告書、煙站附帶不適用煙葉處理統計表,營銷部附帶不適用煙葉處理結果匯總表。
(十)補貼兌現。組織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補貼兌現給煙農,兌現時必須以轉賬的方式進行。對煙農的補貼,經過第一個階段的煙葉處理結束驗收合格后,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和公示,無意見后以35元/畝的標準兌現補貼;第二階段的煙葉處理結束驗收合格后,對完成結果進行公示,無意見后以40元/畝的標準兌現補助。
(十一)材料歸檔。不適用煙葉處理協議書(煙站留存部分)、相關表格、相片(打印好)要做好分類整理、存檔,不適用煙葉處理完畢后統一交到辦公室進行裝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