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隨著社會的發展,煙草種植已經不再是丟下一粒子,發了一棵芽,然后等到成熟時采摘烘烤,烤好之后打捆交售就完事了,煙葉種植中的科學越來越多,科學種煙也不僅僅是把煙種好,要以少的投入獲得高的產出,還要不能破壞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多種的煙葉生產模式或者是發展方式應運而生,現代煙草農業,煙草GAP,可持續煙草農業,有機煙草農業等等,下面筆者就結合網絡、書本和自己的理解對這些概念做一個簡單的闡述,便于大家區分。
現代煙草農業:現代煙草農業屬于現代農業的范疇,具備現代農業的基本屬性,但又具有其獨特性。用現代農業的定義來解釋現代煙草農業,其基本含義就是: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煙草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煙葉生產,用現代手段管理煙草農業,用培養新型煙農發展煙葉生產,推進生產組織以單個農戶為主向規模化轉變、推進生產方式由以分散經營為主向社會專業化服務轉變、推進生產手段由以手工勞動為主向機械化作業轉變、推進管理方式由傳統手段為主向精細化管理轉變,通過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信息化管理,提高煙草農業素質,提高煙田的綜合生產能力,建設規模穩定、減工提質、效益增加、煙農增收、持續發展,環境美好,具有中國特色的煙草農業現代化道路。姜成康局長把傳統煙葉生產向現代煙草農業轉變概括為:“打牢一個基礎,努力實現四個化”,即全面推進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煙葉生產“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姜局長指出的“一基四化”,簡明了現代煙草農業的含義、目標任務,非常精辟,言簡意賅,2010年國家局提出以整縣推進,單元實施的要求,全面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全國共安排31個縣,75個基地單元,初步形成了以“設施農業、精準農業、高效農業”為基本形態,以“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生產技術裝備精良,專業服務體系完備,生產組織形式創新,管理方法手段科學,煙草科技全面進步,信息化管理全程覆蓋”為主要特征,以整縣推進、單元實施為主要形式的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模式。
煙草GAP:GAP是優質農業生產管理(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的英文縮寫,煙草GAP可以理解為完善的或稱之為優質煙葉的生產與管理,它要求我們在煙葉生產與環境保護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在生產優質煙葉的同時,致力于土壤、水源、空氣、動植物環境和生命的保護。同時,要為煙農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強化對煙農的培訓,在確保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生產技術措施,生產出一定數量的優質煙葉,增加煙農的收入,他的核心是規范煙葉生產的全過程,是對煙葉生產過程實施全面的監控和管理。這種生產管理模式,將改變我國煙葉傳統的生產管理方式,為我國煙草未來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是我國煙草進入國際市場的契機。GAP是當今世界倍受推崇的管理模式。煙葉生產是農業的生產的一部分,將GAP移植到煙葉生產與管理上,對我國煙葉生產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吸煙與健康問題被世人普遍關注,《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被WHO通過,煙草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因而煙草工業對煙葉原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但要求煙葉成熟度好,可用性強,化學成分協調,香氣質量好,而且對煙葉的安全性要求也更加苛刻。因此,近幾年來環球、德孟、大陸等跨國煙草公司在他們創建的煙葉出口基地,要求煙葉產區必須推行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模式GAP。2003年德孟公司率先在云南曲靖市陸良縣,大理州彌度縣推行GAP,2007年國家局關于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指導意見中強調:“推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積極實施良好農業操作規范,推廣應用GAP生產和管理模式”推動煙葉生產和管理向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曲靖市是我國最大的煙葉產區,也是推行GAP最早的煙區,他們按照GAP的主要論點及內容,率先編制了《烤煙GAP理論與實踐》的教材,為我國推行GAP發揮了帶頭作用。
有機煙草農業:有機煙草農業屬于有機農業的范疇,是指遵照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而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維持穩定的農業生產過程。為實現有機煙葉生產技術體系,有機煙草來源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有機食品生產標準生產加工,并通過合法的、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煙草。為培育有機煙草各個國家都發展形成了各自成體系的一套種植模式和相關技術。種植系統包括土壤管理、作物區劃與栽培管理兩方面。在提高土壤質量、實現土壤可持續利用的同時,保證作物穩產,以提高經濟效益,結合區域生產實際和市場需求制定整體的生產安排及其與生產活動相適應的管理體系,確保生產按照有機農業生產標準進行。紅塔集團打造的玉溪莊園成為有機煙的代表,紅塔集團2008年起啟動《有機綠色煙葉生產技術及規程的綜合研發》重大科技項目,先后在玉溪、大理、楚雄、昭通、普洱等市(州)選擇生態條件優良的區域種植有機煙,試驗效果顯著。在以莊園為主題的建設模式下,紅塔集團對以有機煙葉為龍頭的有機生態循環農業的探索和不遺余力的推進,并推出了國內的首款有機煙—玉溪莊園。
煙葉標準化生產:煙葉標準化生產就是通過構建一個較為科學、系統、具有先進性且行之有效的標準體系,使標準和標準化工作貫穿于煙葉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農用物資、煙草農機具、煙田的基本建設乃至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等各個方面也都要有相對應的標準,這些標準不僅要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的基本要求,有條件的還要突出地方特色、突出自身優勢。同時,通過有效的宣貫工作使各項標準真正落在實處,切實發揮作用。實施煙葉標準化生產,就是要考核各相關工作、相關技術是否有相對應的標準,已有的標準是否形成了科學、系統、基本完整的體系,各項標準是否真正貫徹落實,標準執行后是否確實有效,哪些標準的相關指標還需進一步改進與提高,從而實現標準化工作的持續提升。國家局高度重視煙葉標準化工作,1995年以來,國家煙草專賣局先后建立了5批34個煙葉生產標準化示范區。覆蓋了全國各主要產煙區,為各種生態條件的煙區提供了示范樣板,起到了“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的作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以標準化指導農業生產。2008年發布了《國家煙草專賣局關于全面推進煙葉標準化生產的意見》(國煙科[2008]59號),明確到2010年全國90%以上煙葉產區要實現標準化生產,煙葉品質總體上滿足卷煙工業企業要求,標志著煙草農業標準化工作從示范建設向全面推進的轉折,恩施州按照標準化生產的要求制定了《恩施州優質烤煙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將烤煙生產的全過程,都嚴格的置于標準的范圍和控制之中,實現產前、產中、產后綜合標準化,與現行的烤煙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實現有機的銜接和統一,形成完整協調的綜合系列標準化體系。
可持續煙草農業:可持續煙草農業是指幫助煙農科學的選擇各種農業技術,以達到既增加產出,增加煙農收入,又能永續利用農業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依賴于大工業的發展,依賴大工業提供品種、數量更多、質量更高、更先進的農業機械、肥料等生產資料以供選擇,同時也依賴農業科技的高度發展,必須以快速的農業科技進步為基礎,可持續煙草農業還要有適應市場經濟下農業生產力發展需要的農業微觀經濟基礎和農業宏觀經濟體制,宏觀和微觀既要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還要促進農業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目標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產出率和商品率;促進煙農收入持續增長,減少城鄉差距。
通過上面對各種煙葉生產模式或者是發展方式概念的解析,會發現這些概念內涵和外延的內容包含和側重的方向不同,處在生產力發展的不同階段,煙葉生產操作的標準高低有所不同,最終目的基本都是相通的,就是促使煙葉生產高效、優質、環保、高產、低耗、循環,安全、和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