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民農機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駕駛著煙用機械前往煙田準備作業
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種了20年烤煙,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羅雄鎮幸多祿村煙農王建橋沒有想到,如今,種得越多不僅收益越高,還越來越輕松了。
??? “去年我承包了150畝地,集中連片種植烤煙,各生產環節都由合作社提供專業服務,又省心又省勁。”王建橋說。他之所以敢種,就是因為有合作社這個后盾。
??? 隨著煙葉種植在現代化道路上加速前行,如何創新生產組織形式,為煙葉生產方式轉變提供強有力保障,成為曲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著力探索的課題。
??? “創新推進合作組織建設,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對于轉變煙葉生產方式、提高煙葉生產水平和效益、實現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曲靖市局(公司)局長(經理)吳立著認為。
從“分散”到“集中”
??? “費時費力,成本太高,一株煙的成本就要兩塊八。”談到當年想放棄種煙的原因,王建橋說。他家有12畝地,全部種植烤煙,頗有生意頭腦的他把成本核算到了每株烤煙。當時,除去成本,每畝地的收益不過七八百元。
??? “去年我加入了雙喜烤煙專業合作社,每株成本降到兩塊三,每畝多收入500多元。”王建橋說。成本下降主要體現在用工上:之前分散種植,每畝用工25個以上;現在集中連片,由合作社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作業,每畝用工降到了15個左右。
??? 把分散的資源集中起來,優化配置,是實現減工降本的有效途徑。然而從“分散”到“集中”,合作組織的探索之路走得并不平坦。
??? “過去我們嘗試過小規模的煙農聯合經營模式,也探索過以種煙大戶為主導的專業合作模式。隨著煙葉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這些合作組織形式逐漸暴露出它們的局限性。”曲靖市局(公司)煙葉生產經營部負責人說,“探索一種新的合作組織形式是轉變煙葉生產方式的必然要求。”
??? 在積極實踐的基礎上,曲靖市局(公司)因地制宜,選擇了股份合作經營模式推動合作社建設。
??? 在這種模式中,煙農以土地、資金、農業機械等生產要素入股,產權保持不變,社員既是出資者,又是勞動者;地方政府和煙草部門則對合作社給予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幫助他們逐步走出一條以煙為主、多種經營的發展道路。
??? 自2011年年初第一家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羅平縣的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取得了蓬勃發展,目前合作社總數已達91家,其中綜合型的19家、服務型的72家。
??? 為提高合作社整體運行水平,一個由羅平縣煙葉生產辦公室、農業局、工商局、民政局和煙草公司共同組成的合作社指導服務中心應運而生,并在全縣10個煙站設立了辦公室,從總體上規劃、從細節上指導合作社的組建和運作。
??? 實踐證明,這種指導服務機構的建立,對合作社的規范發展、合作組織活力的提升,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從“輸血”到“造血”
??? 21個育苗大棚、220座密集烤房、121臺(套)農機具、注冊資金2000萬元。在羅平,雙喜烤煙專業合作社的規模可謂首屈一指。
??? “這些設施都是煙草部門扶持配備的,是我們合作社建立、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雙喜烤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翁建雄說。
??? 在現代煙草農業建設過程中,羅平建成了一大批密集烤房、育苗大棚等基礎設施,以這些基礎設施為依托,煙農專業合作社逐漸發展起來。可以說,煙草公司的“輸血”在合作社發展的初始階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然而,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合作社更需要一副強壯的“身板”去應對競爭和挑戰。因此,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完成從煙草部門“輸血”到自身“造血”的轉變,是合作社在發展中必須邁過的一道坎。同時,這也需要煙草部門“扶上馬”后再“送一程”。
??? 春節剛過,在曲靖市局(公司)的指導和幫助下,《羅平縣雙喜烤煙專業合作社管理手冊》出爐。
??? “合作社制度要完善,運作要透明,重大事項要通過社員大會決定。”當了兩年理事長,翁建雄說,他收獲的最寶貴的經驗就是——合作社要發展,管理一定要規范。
??? 目前,在煙草部門的指導下,羅平縣的煙農專業合作社普遍設立了理事會、監事會、社員大會等責任清晰的組織機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為合作社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以前,我們缺少市場意識,喜歡跟風,什么熱銷就種什么,效益并不好。”羅平縣明光烤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維說,今年,煙草公司引導他們利用烤煙、玉米、油菜等作物秸稈發展生物制炭,不需要多少成本,銷路也有保障。
??? 如今,越來越多的煙農專業合作社開始利用自身優勢,集中人力物力,以煙草產業為主,發展多種特色產業,有力增強了自身獲益水平。
??? 金雞好日子烤煙專業合作社積極開展地方特色餐飲項目;興旺烤煙專業合作社努力開發萬畝油菜花等旅游資源,打造特色旅游項目;香逸烤煙專業合作社以傳統土法榨油工藝,開展菜子油加工業務……
??? 路子寬了,收益好了,合作社自身發展步入了正軌。
從“農民”到“工人”
??? “理事長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專業素質、道德素養,還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3月10日,一場關于如何當好理事長的專題培訓,在羅平縣合作社指導服務中心舉辦。相關專家深入淺出地論述了理事長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如何提高自身能力等問題,讓參加培訓的合作社理事長們深受啟發。
??? 一個合作社運行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理事長的工作能力。
??? 然而,目前由社員大會推選出的領頭人,大多屬于傳統意義上的農村能人,缺少適應市場經濟的現代管理知識,影響了合作社效能的進一步發揮。因此,培養和造就真正意義上的新型煙農領頭人顯得尤為迫切。
??? 羅平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一方面積極幫助合作社選好領頭人;另一方面創造各種交流、培訓機會,拓寬領頭人的視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 除了領頭人,專業技能人才的缺乏也是合作社發展面臨的大問題。
??? 5月9日,益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袁亞峰向記者介紹說,隨著烤煙移栽的開始,近幾天合作社的業務量越來越大,但由于缺少經營管理人才,從聯系業務到農機調度,基本上都是他一個人在張羅。
??? “合作社發展,需要資金,需要技術,但最需要的還是人才。”袁亞峰深有感觸地說。
??? 如果說領頭人的能力決定著合作社發展的高度,那專業技術人才則直接關系到當前的收益。為此,羅平縣局(分公司)著力加強對合作社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努力建設一支懂經營、會管理的人才隊伍。
??? 今年68歲的羅雄鎮圭山村煙農昝貴明與烤煙打了大半輩子交道,在種煙各個環節都是一把好手。現在,他有了一個新稱呼——昝師傅。原來,為提高專業服務水平,今年雙喜烤煙專業合作社聘昝貴明為技術顧問,具體指導20多個專業服務隊員。
在羅平,像昝貴明這樣的“老把式”已成為合作社的“香餑餑”。
??? 烤煙生產技術協會、煙農學校、專題培訓、現場交流……為提高專業服務隊員技術水平,曲靖市局(公司)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在煙葉生產各環節,展開了深入有效的培訓。
?
?? “比如,去年以來,我們聯合農機部門和生產廠家,針對全縣農機操作人員共進行了18次大規模培訓,培訓專業農機手130多名。”羅平縣局(分公司)經理浦勇說。
??? 放眼羅平,以合作社為載體,育苗、機耕、植保、烘烤等專業服務隊服務范圍已覆蓋全縣,而育苗、機耕、移栽等環節的專業化覆蓋率更是達到了100%。
??? 一支支專業服務隊,使擺脫了土地束縛的農村勞動力分工不斷細化,并以高度組織化、專業化的方式成為“第一車間”的“產業工人”。
??? 此外,曲靖市局(公司)正積極探索建立相關機制,吸引大中專畢業生到合作社工作,鼓勵聘用期滿的大學生村官選擇到煙農專業合作社就業,以緩解合作社發展中的人才壓力。
??? 把分散的土地連成片,把分散的農民抱成團,把分散的資金打成捆,把分散的技能拼成盤。在羅平,煙農專業合作社以新的組織形式和良好的機制打破了小農經濟的束縛,走上了集約化經營的道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