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目前煙草大田管理已進入中期,即將進行最重要的環節——打頂抑芽。打頂抑芽的效果如何關系到煙葉產量的高低、煙葉烘烤質量的好壞,下面筆者就如何打頂抑芽淺談幾點看法:
一、打頂作用
1、打頂抑芽是該階段調控煙株養分和煙葉品質的重要措施。煙株生長出現花蕾,就進入生殖生長階段。此時營養物質大量流向頂部,如任其開花結果,中下部煙葉因養分不足而變既薄又輕,上部葉片也會因養分不足而變得既小又薄,造成煙葉品質下降。及時打頂抹杈,就能使煙株集中養分供應葉片生長,給上中部葉完全發育創造條件,增加干物質的積累。同時促進煙株根系發育,促進煙株圓頂,從而提高煙葉的產量和質量。
2、煙株現蕾后,煙蚜會刺吸嫩蕾、花及嫩果汁液,嚴重時會導致煙株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片卷縮、果實干癟,打頂能使煙芽及煙夜蛾等生態位驟然縮小。同時煙芽作為煙草黃瓜花葉病毒病的傳播媒介,打頂又能在一定程度抑制煙草黃瓜花葉病病毒的傳播。
二、打頂原則
1、打頂要適時,打頂過早,留葉過少,產量過低,則上部葉大而厚,株型成傘狀,不但上部葉品質下降,中部葉也會因為頂葉的遮蔽而降低品質。打頂過晚,留葉過多,頂葉瘦小,煙株成尖塔形,同樣降低產量和品質。
2、留葉要適當,留葉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煙葉產質量。施肥多,煙株長勢旺盛的煙田,打頂應較高,適當多留葉;反之應低打頂,少留葉,提高煙葉質量。同時頂葉要能充分擴展、略小于腰葉。因早花造成葉片數不足的,可采取培育杈煙的方式增加葉片數。
3、打頂要因品種和地力不同而靈活掌握,多葉形品種打頂要狠,少葉形打頂要輕;地力薄,打頂要狠;地力壯,打頂要輕。
4、打頂要根據煙株長勢、煙田肥力等實際情況具體決定采用哪種方式。
三、打頂方式
1、扣心打頂:指煙株花蕾還包在頂端小葉內時就實施打頂。優點是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養分消耗,使煙株營養向葉片供應,提高煙葉的產量。缺點是花蕾與葉片不能完全分開,因此要打掉煙葉,造成留葉數偏少。更重要的是會造成煙堿含量增高,化學成份不協調。適用于煙株長勢較差、高寒煙區的煙地。
2、現蕾打頂:指煙株花蕾已能與嫩葉明顯分清,在此時將花蕾、花梗連同2-3片小葉(也稱花葉)一并摘去。優點是花蕾與煙葉能完全分開,能保證留葉數,煙株未開花即打頂,能使煙株營養集中供應葉片生長發育。缺點是對土壤肥力較好,長勢較旺的煙地,會造成葉片偏厚,煙堿含量超標。 適用于對土壤肥力較差,煙株長勢較差的煙地。
3、初花打頂:指煙株花序伸長高出頂葉,中心花已開放時,將花軸、花序連同小葉一并摘去。優點是該打頂方式能保證留葉數,同時花蕾生長和開花會消耗一定的煙株養分,有利于降低煙堿含量,協調煙葉內在化學成份。缺點是會影響一定的產量。 適用于煙株長勢正常、群體結構合理、煙葉產量適中的煙地。
4、盛花打頂:指在煙株花已大量開放時打頂。優點是煙株開花會消耗較多的營養,對長勢旺盛的煙地,進一步協調煙株營養。缺點是打頂過晚,葉片干物質積累受到影響,葉片變薄,產量降低。適用于長勢較旺的煙地,特別田煙,宜采取盛花打頂。
5、兩次打頂:同一煙田煙株生長整齊一致的要一次性全部打頂,生長不齊的煙田分兩次打頂。第一次于田塊50%左右煙株達到打頂期時進行,第二次于75%左右煙株(含已打頂的植株)達到打頂期時進行,第二次全部打完。兩次打頂間隔時間一般4—7天,盡量調控煙株高矮、大小和煙葉成熟整齊一致,以利于相同部位煙葉成熟度一致,利于采收烘烤。
四、打頂注意事項
1、打頂應在晴朗天氣上午或葉片露干后進行,有利于煙株傷口愈合,避免傷口被感染和病菌侵入,從而引發病害。
2、田間有病株時先打健株后打病株,避免病害傳播。
3、打下的煙花煙芽等殘體要及時帶出煙田集中處理,不能隨便處理在煙田地旁,以免傳染病害。
4、所留花梗與頂葉平齊或略高,以免傷口離頂葉太近影響頂葉生長。
五、及時抹杈
煙株封頂后,頂端生長優勢已被消除,但腋芽由上而下陸續萌發,生長成煙杈。煙杈同樣能開花,同樣消耗大量水分、養分,降低煙葉品質。因此打完頂要及時抹芽,早抹杈小,脆嫩好抹,傷口容易愈合,并能促進葉片生長。杈對養分的消耗多,木質化后費工難抹。由于人工抹杈費工較多,往往不能及時抹杈,造成產量、品質嚴重降低,操作過程又容易傳染病害,所以現在煙葉生產中一般采用省時省力的化學抑芽,要求打頂24小時內施用煙草抑芽劑。
六、煙草抑芽劑種類
目前全國生產使用的煙草抑芽劑種類眾多,依其作用機理、抑芽特點、抑芽方法、抑芽劑殘留時間等不同可分為觸殺劑、內吸劑、局部內吸劑三類。
1、觸殺劑:以脂肪醇為主,代表產品有正辛醇。通過接觸并僅灼壞柔軟多汁的幼嫩組織,對莖葉一般無影響,對體內代謝影響很小或無影響,也沒有殘留和毒性。施用方法主要為涂抹法和杯淋法,藥效期一般在7天。
2、內吸劑:以馬來酰肼(MH)為主,代表產品有MH的鉀鹽。通過被噴施在煙草葉面上被煙株吸收,被運輸到腋芽生長點,抑制分生組織的活動,從而抑制煙草腋芽生長。施藥濃度較高時,一次用藥就可抑制煙草腋芽至采收結束,藥效期長達20天以上。
3、局部內吸劑:以二硝基苯胺類化合物為主,代表產品有止芽素36%乳油。兼有觸殺和內吸劑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腋芽生長點的細胞分裂,作用力強,藥物在葉片內殘留量低,對產量、產值、內在品質的影響等幾方面都很好,同時對煙草也較安全。但該藥劑原液毒性大,藥劑與使用器皿要妥善管理,藥液必須接觸腋芽。采用杯淋法時對傾斜的煙株,需要扶正后再淋藥,以提高抑芽效果。
七、抑芽劑使用方法對比
1、涂抹法:成本低、抑芽效果好,但速度慢、耗工多,一般用于觸殺劑和局部內吸劑。
2、杯淋法:具有施藥速度快、省工、省料,成本較低,勞動強度低等特點,一般用于觸殺劑和局部內吸劑。
3、噴霧法:省工但用藥量大,成本較高,用于內吸劑。
八、化學抑芽注意事項
1、施藥前應全面了解抑芽劑的種類、注意特點、適宜施藥方法、使用濃度比以及各種注意事項,規范操作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2、化學抑芽用藥前先將大于2厘米的煙杈抹掉,以早抹為宜。抹杈施藥最好采取流程作業方式,一人在前抹芽,一人在后施藥,以免抹芽時間過長(1天以上),去芽部位造成的傷口被病菌入侵。
3、用原液按抑芽劑安全使用量兌水稀釋后施藥,在施藥時要讓藥液從打頂處向下淋,使藥液沿莖而下,關鍵是使藥液能沿主莖流至最下一個葉腋,未流到的腋芽應及時補上,以達到100%抑芽率。用藥后出現的卷曲畸形腋芽不應人工摘除,以免影響施藥效果或再長新腋芽。
4、施藥時最好選在晴天無風的上午或晚上,此時煙株生長活動旺盛,吸收率高,效果好;處于干旱條件下的煙株,因吸收能力減弱,也會影響抑芽效果;盡量避免雨后或露水未干時用藥,如施藥后8小時內降雨必須重新噴藥, 否則效果會降低。
5、煙草抑芽劑對人畜眼睛、口鼻、皮膚等有刺激作用,如不慎接觸應用大量清水沖洗干凈;如不慎誤服,應立即送醫院診治,切勿催吐;放置應置于陰涼通風之處,遠離兒童、食品、火源等。
6、施藥時要防止藥液飛濺,污染煙株葉片,以防灼炙斑點、烘烤黑洞等導致煙葉品質下降。同時為減少煙葉中抑芽劑的殘留量,施藥后7—10天內禁止采收。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