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武定消息 自6月下旬以來,云南省武定縣全面貫徹落實云南省優化煙葉結構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按照“總結、完善、提高”和“五堅持”的總體要求,迅速部署優化煙葉結構田間處理不適用煙葉工作,強化舉措,保障不適用煙葉處理工作有序開展,切實推動今年優化結構工作出新成效、原料保障上新水平。
組織責任保障。武定縣、鄉(鎮)、村各級及早成立了優化煙葉結構領導小組,層層簽訂了《優化煙葉結構責任狀》,實行班子成員掛鉤聯系和包保責任工作制度,按照優化煙葉結構工作方案,制定了以鄉鎮村組為重點的推進計劃,各鄉鎮各村委會充分考慮山區、半山區和壩區等不同地域的自身情況制定了實用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89個“一村一案”,形成了“層層有責任,村村有方案,戶戶有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了組織管理,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
政策宣傳保障。通過發放煙農書5321份、借助短信18002條、張貼宣傳海報500多張,張貼(懸掛)標語323條等方式,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對優化煙葉結構清除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辦法、技術規范、扶持補助政策的宣傳,讓優化煙葉結構政策做到家喻戶曉,引導煙農轉變煙葉生產方式自覺優化不適用煙葉等級結構,維護煙農自身利益。
技術培訓保障。以煙葉中后期管理為重點,按照優質煙葉生產技術規范認真抓好病蟲害防治、適時封頂打杈、科學合理留葉、成熟采收、科學烘烤等技術指導工作,切實提高烤煙生產管理水平,在此基礎上對煙農分階段進行專題培訓和現場培訓,截止目前召開縣鄉村各級培訓會205場9100多人次,讓煙農對田間處理不適用煙葉的范圍、時期、標準、數量及處理方式等不適用煙葉處理技術做到熟練掌握。
監督考核保障。根據武定縣、鄉(鎮)、村簽訂的工作責任狀、優化煙葉結構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協議,明確了責任對象和目標,細化考核措施,一級抓一級,加強對不適用煙葉處理的檢查和驗收。驗收工作采取由村組和片區技術員進行初驗,驗收合格的上報鄉鎮和煙葉站進行復驗,領導小組對各鄉鎮的復驗情況進行審核的逐級驗收辦法,以考核“稱重、毀形、處理”三個關鍵環節為重點,強化銷毀檔案和圖片痕跡管理,做到監督到位、核實到位、考核嚴格、獎懲嚴格。
今年,分公司按照優化煙葉結構推進計劃及煙葉生產水平,首先在高橋鎮、貓街鎮啟動了不適用煙葉處理工作,其它鄉鎮根據實際情況也在6月底陸續啟動。截止于7月8日,全縣處理不適用腳葉17248畝,占計劃面積的17.79%,處理不適用腳葉1485.77噸,占計劃數量的17.31%。其中壓入茶園、果園、林地做肥料處理的煙葉126.72噸,集中堆捂發酵作農家肥處理的煙葉1359.05噸。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