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西疇消息 2012年,云南省西疇縣緊緊圍繞“穩定規模、提升質量”的目標任務,按照優化煙葉結構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方案的要求,積極創新思路,探索措施,優化結構工作操作規范、成效顯著,彰顯多個亮點,得到省局(公司)檢查組的好評。7月13日底腳葉清除處理工作全面結束,歷時13天,較計劃時間提前7天,全縣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涉及29村205組1472戶29000畝,處理不適用底腳葉2328.018噸,占計劃處理面積的100%。
一是組織有力,領導有方。各級領導干部高度重視,認清形勢,強化職責,超前謀劃,及早啟動。細化“一村一案”,有效發動鄉鎮、村組干部,生產輔導員和煙農的作用,形成層層有效管理的格局,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
二是充分發動群眾,營造良好氛圍。加強社會宣傳營造輿論氛圍,充分發揮廣大煙農群眾的主體作用,利用走訪、座談、現場會等方式將田間管理、封頂打杈、不適用鮮煙葉處理科技措施落實到一線,使廣大煙農清清楚楚種煙、明明白白種煙。
三是啟動早,進度快,質量高。各煙草服務站及早謀劃,6月30日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處置物資、工具、運輸車輛配備齊全、到位,繼現場會議召開之后,迅速掀起優化煙葉結構工作熱潮,規模大,集中度高,進度快,質量高。
四是因地制宜,降低成本。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空閑地、天然溶洞等,消化處理不適用煙葉,不污染環境,不留安全隱患;結合西疇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科學合理布局鮮煙葉處置點,分散分片處理和集中處理相結合,點多面廣,有效輻射周邊煙田,降低煙農的運輸成本。
五是統一規格,建造標準池。全縣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池統一規格,統一標識,按照直接、方便、經濟、有效、定時、定點、定量的要求,全縣共設置不適用鮮煙葉處置點243個,其中統一建設標準池,用空心磚圍欄194個,全縣不適用煙葉處理池做到規格統一,方正適用,美觀醒目。
六是強化專賣內管,確保流程規范。創新思路,研究措施,實行專賣監督管理人員派員駐點現場監管和檢查督導相結合,日常監管和定期檢查相結合,信息系統在線監管和實地調查走訪相結合,大大強化了監管質量,提高了監管效率。加強過程控制,留存采煙、裝車、運輸、稱重、毀形全過程影像痕跡資料,做到工作可控、痕跡可查。
七是協同配合,齊抓共管。生產、專賣、財務、紀檢等部門協同配合,定期組織開展專項檢查督導,狠抓過程控制、責任落實、督促檢查、資金管理、組織實施“五個重點”,嚴把標準留葉、不適用煙葉田間清除、稱重、毀型、處理、資金兌現“六個關口”,嚴格規范操作,確保不適用煙葉消化在生產環節,為圓滿完成“穩定規模、提升質量”的目標任務,確保全縣煙葉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