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臨朐消息 在山東省臨朐縣寺頭鎮里峪村,現任洛莊中心村黨支部、村委會委員的高佃玉,放著挺好的鐵藝銷售員不干,回家承包荒山種黃煙,成為大家議論的焦點。
高佃玉承包的荒山在洛莊中心村里峪自然村西的大崮山上,一行行排列整齊的煙苗支愣著翠綠的葉片,煞是惹人喜愛。一群煙葉合作社的社員正在地里劈煙,地塹邊上停著一輛前來拉煙的農用車,還有的社員正在路邊的小空間上忙著綁煙上桿。蹲在一旁搞鮮煙分級的高佃玉和筆者拉開了話匣子。
高佃玉從1998年就干鐵藝銷售,安徽、河南、遼寧、山西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憑著良好的產品和信譽,他在山西長治建立了自己穩定的客戶群,可以說蹲在家里不出門,僅僅通過上網查看供貨信息,打打手機,他每年就能收入近二十萬元。今年春天,臨朐縣鎮兩級大力號召發展黃煙生產,這讓高佃玉動了心。他尋思,里峪村有種黃煙的好傳統,近年來青壯年外出打工,沒有種煙的了,現在有什么好的政策,自己是黨員又是村干部,就得給村民做出個樣子來。因此他下決心,承包荒山,發展黃煙。
在里峪村西大崮嶺上,有一些村民承包的山地,因為山陡路遠,留守老人婦女種不了,大部分撂荒了。在高佃玉眼里,這卻是難得的好地塊,他做通了這些農戶的工作,承包了80多畝。村里有人說他傻,這樣的山嶺薄地,種莊稼一畝地收不了二三百元,還要搭上一年的辛苦,承包費這么高劃算嗎?高佃玉卻不這么認為:“這些地單純種糧確實不行,可俺包過來修上路,下一步再建上水池,架上高壓線,解決了灌溉和運輸,收成肯定差不了。再說,承包費高一點,虧不了村民不是更好嗎?”
正是抱著為村民謀福利的想法,所有基地用工,高佃玉全部聘用里峪村的村民來干,按天支工資,每人每天80元。因為基地離家遠,高佃玉還管一頓中午飯。村民劉榮友的妻子在基地已經干了一個多月,工資掙了2500多元,她高興的對我們說:“在家門口當工人掙工資,真是做夢也沒想到!”像她一樣打工的有十幾個人,大多是出不去的老人和婦女,高佃玉的黃煙基地給他們提供了很好的掙錢門路。
一棵高大的柿子樹吸引了我們的視線,柿子樹邊臥著一塊巨大的方形石頭,石頭下有用石塊支起的簡易爐灶,還有一塊支砌的大石桌,上面放著碗筷、水杯等,高佃玉的妻子正在生火做飯。說起丈夫承包荒山種煙,妻子有點委屈:“他放著好掙的錢不掙,非要種煙,害得俺放著城里的樓房不能住,跟著他又回山溝溝來受罪。”話雖這樣說,看到丈夫風餐露宿地在山上操勞,妻子心疼了,沒有了埋怨,而是夫唱婦隨地當起了基地的“后勤部長”,燒水做飯不得閑。
萬事開頭難。從修環山路開始,到整地、起壟、覆膜,到購買地膜、化肥等生產物資,還有天天雇傭人工,高佃玉已經投入了十多萬元,今春又遇上干旱,前些天栽上的煙苗已經旱的打焉,急需澆水。煙田不遠的山溝里有一孔泉眼,但快斷流了。高佃玉只好天天開車到山下水池里拉水。但他信心十足:“有煙草部門好的扶持政策,俺再加把勁把煙田管理好,肯定賠不了,也肯定能掙錢。要緊的是俺今年打下好基礎,明年把面積擴大到三五百畝,搞好水電路設施配套,建成生態黃煙基地,不光俺種煙能發財,村民種莊稼也省工省力效益高。”
站在高佃玉的黃煙基地向南望去,有一道巍然高聳的山崮,一天然洞窟貫通南北,像明鏡般透亮。高佃玉告訴筆者,這道山崮叫透明崮,關于它的形成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說的是很久以前,山前山后住這兩戶人家,山前王家的女兒愛上了山后趙家的兒子,然而兩家貧富懸殊,當趙家差人提親時,姑娘的父親說:“兩家有大山相隔,來往很不方便,如果趙家能在三天之內開出一條山洞,讓王家直通趙家,就把姑娘嫁過去,否則沒門!”擔山填海的二郎神聽說此事,拿起擔山的扁擔,對準那座山猛力捅去,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把大山正中捅了個大窟窿,趙家到王家有了一條近道。王家無話可說,只得選擇良辰吉日把姑娘嫁到趙家。
美麗的傳說傳達出當地人渴望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環視山下的里峪村,一百來戶300多口人的小村子在群山環抱中,安靜而祥和。然而由于村民大多以種植玉米地瓜和中草藥為主,收入很低,青壯年紛紛到外地打工掙錢,走不出去的,還有那些留守婦女和老人,他們的經濟來源很成問題。高佃玉發展生態黃煙基地的做法,無疑為他們實現家門口就業掙錢,提供了一條好路子。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