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煙鋪就“金色路”
安徽阜新彰武縣前福興地鎮烤煙喜獲豐收
2012年11月30日
來源:煙草在線據阜新新聞網
作者:
A+
A-
煙草在線據阜新新聞網報道 孫玉海,是安徽阜新彰武縣前福興地鎮六合堂村西二老屯的一名普通農民。2005年冬天,他在鎮里大力發展烤煙生產會議精神的鼓舞下,鼓起勇氣,在2006年的春天種植了7畝地烤煙。由于技術人員指導到位,加上他在烤煙生產的各個環節上精心管理,收秋兒時一過秤,煙葉畝產近200公斤,畝純收入1000多元,是當時大田糧食產值的3倍。
???
第一年就嘗到了種植烤煙甜頭的孫玉海,充分認識到種植烤煙是發家致富的好門路,也更加堅定了種植烤煙的決心和信心,在接下來的6年里,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效益逐年增加,技術逐漸成熟,到今年,他種植烤煙的面積已經達到170畝,成了遠近聞名的“植煙大戶”、“種煙高手”。而在前福興地鎮,孫玉海只是眾多植煙戶中的一個突出代表。
???
據了解,前福興地鎮從1996年開始調整種植業結構,把烤煙生產作為全鎮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來抓,圍繞“烤煙生產上水平,農民收入保增長”富民強鎮戰略,扎實有效地推進烤煙生產各項工作。他們在省、市、縣煙草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帶領煙農向土地要效益,先后攻克自然災害、煙葉市場波動等難關,使烤煙這個富民產業逐漸走上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在良種推廣、育苗技術、種植面積和規范化水平上都有了大幅提升,農民收入連年增高。特別是2008年以來,鎮黨委、政府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投入力度,與湖南中煙公司合作建設現代煙草農業示范點,實現了煙草農業專業化服務形式和先進收購方式的創新,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科學先進的生產組織模式。鎮政府還為煙農協調貸款,給煙葉上保險,組建煙葉技術隊伍,向煙農提供田間管理、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防治等技術,為烤煙生產向規模化發展奠定基礎。2009年示范場漂浮育苗試驗連續獲得成功,同時在千畝示范煙田上架起了防雹網。2010年建立了標準化煙站。2011年投資100多萬元新建了占地8畝、擁有8個現代化溫室大棚的育苗工廠,今年春天投入使用,提高了育苗質量。此外,累計投資2000多萬元,先后建設水井160多眼,4個現代化烘烤工場,密集式烤房200多座,機耕作業路2.7公里,煙站烘烤工場數量、煙田配套建設居全省首位。今年,鎮里繼續在種植地塊上向好田、好地、適宜區和烤煙大戶傾斜,鼓勵農民從事烤煙生產增收致富。
???
2012年,前福興地鎮共有煙農118戶,落實植煙面積達5000畝,合同收購量達1.75萬擔,是2008年總收購量的2.34倍,均價由5.03元提高到8.2元,畝產量由2008年的170公斤增加到200公斤,預計煙葉產值達1620萬元,可實現稅收300多萬元,成為彰武縣名副其實的植煙第一大鎮。這正是:結構調整眾人夸,產業興鎮宜做大。煙葉鋪就致富路,農民受益樂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