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福建煙草》報道 煙農是煙葉生產的第一要素,什么叫職業煙農?顧名思義,就是指把種煙作為一種職業的農民。與職業煙農相對的則是傳統煙農,傳統煙農主要追求維持生計,改善生活條件,而職業煙民則將種煙作為一種產業,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選擇使報酬最大化。但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區域經濟的發展,老煙區農村中相當一部分有一定文化、素質較高的年輕勞動力逐漸外出轉移就業。近年,煙葉隊伍的主體“386199”部隊,如今的煙葉生產主要勞動力婦女也相繼離開了種煙隊伍。日常的田間地頭,40歲以下的勞動力很少見,50多歲的勞動力占大部分,甚至有70多歲的老人還在種煙?!?0后”、“90后”等30歲以下的青壯年勞動力在農村極為少見。據統計,就作為老煙區的寧化而言,每年都有超過1千戶煙農不種煙。因此,未來老煙區必須要靠專門的職業煙農來種煙。
為穩定老煙區煙葉種植規模,實現煙區可持續性發展,未來種煙的主體是誰便成為現下乃至今后相當長時期老煙區面臨挑戰,本文就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煙農隊伍萎縮的原因分析
種煙風險在加大。眾所周知,近年來隨著全球極端天氣出現的概率上升,煙葉種植過程中面臨自然風險在加大,煙農在一年6個月辛辛苦苦種煙的勞動成果可能在短短十多分鐘就化為烏有。在顯性大自然災害過后,煙草部門都會投入巨額救助資金確保煙農能收回種煙成本,恢復種煙的信心。但煙葉種植也同時伴隨隱性風險大,比如多雨寡日照或病害帶來的煙葉減產,這方面幾乎不可能得到救助,這也是一部分煙農退出種煙行業的原因之一。
種煙的成本在增加。成本增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煙用物資成本在增加。這些年伴隨物價的飛速上漲,煙用物資價格在經過煙草部門各種扶持后,每年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煙農使用種煙物資由原先的700-800元/畝上升到目前的1000元/畝左右。二是雇工成本在增加。表現為雇工工資在上升,由原先50-60元/天,上漲到目前100-120元/天。此外還表現為雇工對象缺乏,在采摘、烘烤期急需雇工時找不到對象,往往需要提高雇工工資或降低勞動量來尋找雇工,這也是當前規?;N植帶來的新型矛盾。
種煙的比較效益在下降。根據對寧化縣9戶定點煙農的農本調查結果顯示,2008年-2011年糧煙比價1:6.76-7.86,低于1:9的相對合理水平。從數據上可以看出,種植煙葉的比較效益相對較差,影響了煙農種煙的積極性。雖然近年來國家局連續調高煙葉收購價格,煙農售煙收入較往年有較大的提升,但與物價上漲幅度、人民幣實際購買能力下降水平相比,種煙效益不突出,與煙農的種煙期望還有相當的差距,由此也造成許多煙農轉向種植其它經濟作物,或外出打工。
煙農隊伍在老化。一方面年青人不愿從事煙葉生產。許多農家讓孩子讀書考大學,千方百計走出農村,不再干農活,“80后”、“90后”等新生代農民,大都不會種地也不會種煙,他們更喜歡到城里去打工,除了城市里豐富的物質吸引著他們,他們更喜歡城市里多種公共文化資源帶來的精神享受,即便在農村與城市掙同樣多的錢,他們寧可選擇城市。另一方面煙農在轉移。較其它經濟作物,煙葉種植表現生產環節多,用工多,強度大等特點,特別是采摘、烘烤等需要大量勞力的工序未實現機械化,仍然需要大量勞動力來支撐,同時部分年齡大或尋找到出路的煙農正打算離開種煙隊伍。未來誰能留在農村種煙?僅僅依靠現在大量留在土地上的50歲以上的農民,是無法實現現代煙草農業的轉型與發展,雖然他們對土地懷有深厚感情,但這部分勞動力多數文化素質不高,缺乏現代經營管理理念,接受新事物較慢,對運用新技術缺乏熱情,致使新技術推廣難度加大。
破解“誰來種煙”的思考與對策
(一)加大對丘陵山地土地平整流轉力度,降低煙農種煙勞動強度。
1.要大力推進土地平整。自2005年開展煙田基礎設施建設以來,煙葉種植生產條件有較大的改善,基本形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機能耕”的局面,這對降低煙農的勞動強度,擴大戶均種煙面積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下一步要大力推進山地土地平整,將原先小、不規則、瘦的土地改造成田塊方正、水源充足、旱澇保收的高標準基本煙田。
2.要加快土地流轉步伐。當前農民不愿種地和不愿放棄承包地現象并存,農村中農民不愿種田和不愿放棄承包田現象并行不悖,除土地價值提升、土地上附著諸多的惠農政策和其社會保障功能等傳統因素外,主要是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使得種地越來越輕松。因此要大力推進土地流轉步伐。一是通過由政府或農村經濟組織牽頭,將部分農民閑置的土地進行統一經營管理,推進優質土地成片轉移到職業煙農手中,發展適度規?;N植。二是由煙草部門在資金、技術上給與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本著“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通過制定有效政策和大力宣傳,引導、吸引農民參與到土地流轉中來,進行土地資源的重新配置,為一些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職業煙農擴大種植規模提供基本的條件。三是政府和煙草部門通過提供貸款、增加補貼、購買土地等方式幫助一些職業獲得土地長期的使用權,為他們長期規模化種煙打下基礎。
(二)大力發展煙農種植專業合作社,更好地為職業化煙農服務?,F代煙草農業、合作社是未來煙草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未來煙農大規模減少的時候必然依靠現代煙草農業、合作社來進行種植?,F階段煙葉種植生產的社會性越來越明顯,對社會服務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但目前的專業化服務起步不久,發展層次低,服務手段、技術力量薄弱,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斷發展和壯大煙農種植專業合作社。一是加快合作社建設步伐,通過合作社建設,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專業化服務,滿足職業煙農對專業化服務的需求。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加大專業化服務補貼力度,增強合作社的贏利能力,才能更好提供各種各樣的專業化服務。同時,聯合科研院所人才優勢,加大科研投入,盡快研究出適宜山區不同地形、不同地貌的適用農業機械。三是加強人才培育和引進,鼓勵政府科技人員或管理能人到合作社兼職,提高合作社經營管理水平。四是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化服務隊伍。制約規?;N植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勞動力,因此,能否雇到工,雇到工的質量、素質如何,將會直接影響他們的煙葉生產情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化服務隊伍,讓他們能像工廠的工人那樣認真、及時地完成工作。五是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降低用工成本??煞e極推進育苗、起壟、移栽、植保、采收、編煙、烘烤、分級等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專業化分工,不斷延伸專業化服務范圍和服務水平,逐步把每畝用工減少到19個以內。
(三)切實營造全社會重農氛圍,完善保障煙農利益的制度設計。要切實營造重農強農氛圍,加強煙農的職業認可,讓社會認識到煙民不是可有可無的職業,種煙不是低門檻或沒門檻。要從孩子抓起,加強農業科技知識教育,從政策上支持中專、高等院校畢業生從事現代煙草農業。要提高煙農準入門檻,逐步實現讓未來種地煙民的主體是經過專門培訓后有知識、有文化的職業農民。同時,更重要的是要保證煙民的職業有尊嚴,逐步提高煙葉收購價格,保證煙農種煙合理收益是最直接的保證煙農群體的措施,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弱化土地保障功能。因此,在我們的政策設計上要更加側重于煙農增收,讓“種煙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的現象不再重演。
(四)進一步健全煙葉生產保障機制。一是建立完善的風險保障機制。煙葉生產周期較長,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影響全年的生產收益,因此應建立健全一個較為完善的煙葉風險保障機制。雖然目前已建立了一些煙葉生產的防災減災機制,但還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加強,可建立煙葉生產保障基金,每年從煙葉生產產前投入和煙葉稅返利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對受災或種煙效益低的煙農進行適當補償,解決煙農種煙的后顧之憂,促進煙葉生產發展。二是建立煙農養老保障機制??梢蕴剿髀殬I煙農特別是高齡職業煙農的養老保障機制,合理設置養老保險對象的門檻,例如種煙期限、種植規模、種煙效益等指標,由煙草站增加基本社會養老金繳納比例,提高高齡煙農基本養老待遇水平,解決煙農養老之憂。
老煙區如何實現可持續性發展,老煙區如何煥發新的活力,這是擺在老煙區煙草行業面前一個重要的課題。而解決“誰來種煙”又是這個課題的重中之重?!罢l來種煙”要靠政策、靠引導等多方面的舉措來實現。從目前來說,老煙區種煙主體的發展和挖掘已真正到了一個亟待破解的時候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