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云南網報道 據了解,由于煙草生產用工多、勞動強度大,不管是播種育苗、翻田整地、土壤消毒、施肥起壟、移栽鋪膜、培土、中耕除草、田間管理(施肥、噴藥、打頂和化學抑芽等)各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并且傳統種植技術使煙農的勞動力工時投入多,生產率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收入減少。
紅塔區建立煙草機械化生產示范區,以帶動該區及周邊縣份大力發展機械化種植煙草技術,同時推廣帶動培訓,使廣大農村勞動力通過農機服務實現勞動力轉移。通過機械化生產代替人力、畜力和手工工具,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用工、用時投入,從人力資源換算成生產成本的角度看,機械化作業可大大節省種植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煙農收入。通過農機與農藝的有效結合,實行規模化機械化種植后,能抓住消費者喜好,在機械化生產工藝上通過從源頭提升煙葉質量,生產出符合廣大消費群體需求特性的煙草,以增加煙葉出售價格。
據計算,人工移栽烤煙每畝需要88元的成本費,移栽機移栽烤煙每畝只需要32元的成本費,每畝可節約56元。根據煙草輪作制度,示范區每年種植煙草2000畝,光實現機械化移栽就可節約生產成本11.20萬元。外加實施機械化育苗、整地、起壟、植保、煙葉編桿等項目,將會在節約成本上實現更大的收益。通過煙草機械化生產規范后,統一規范作業能使煙草增產10%-15%,按每畝增產10%、增長15公斤計算,根據煙草種植輪作制度兩年四熟輪作,示范區每年2000畝煙草機械化生產可增產30000公斤,按照每公斤14.34元煙葉收購價計算,可增收43萬多元。
此外,農機操作手每臺拖拉機帶旋耕機和起壟機一次性完成耕地起壟可完成示范作業200畝,按每畝80元作業收費,可實現作業收入1.6萬元,去除作業成本(人工、油耗、機具折舊),按50元∕畝計算,可增加收入6萬元。
項目建成后,可節省煙草育苗環節的農用薄膜及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同時在育苗時進行藥劑浸種、在煙苗移栽前施用了農藥,減少了以后大田的農藥使用量,從而降低了煙草的農藥殘留等。煙草機械化生產可節本、節工、節水、節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紅塔區煙草機械化生產已初見成效,從種植到烘烤的全過程機械化,已有自動播種機、煙田耕地起壟機、煙草覆膜機、大田移栽機、煙葉自動編桿機等農業機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