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隨著國家卷煙工業的戰略大調整、大轉移,優質煙葉在卷煙工業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中上等煙、中部煙在卷煙工業中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低次等煙、下等煙已越來越不受工業的歡迎。為此,部分煙葉主產區“風起云涌”,動用大量人員,耗費巨額資金,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在優化煙葉結構工作上,他們“簽訂協議、制定方案、統一清除、檢查驗收、結果公示、痕跡記錄、兌現經費、處理稱重、登記造冊、毀形”,督導煙農清除兩片腳葉、一片頂葉,就是為了消滅田間不適用的鮮煙葉來提高上等煙比例,降低下低次等煙比例,期望能更多的生產出等級結構和部位結構合理、煙葉質量特色明顯的優質卷煙原料,來滿足知名卷煙品牌配方的需要,并把該項工作作為當前轉變煙葉生產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和增加煙農收入的重要途徑來抓,此舉是否有必要?能否從根本上解決卷煙戰略的原料需求呢?
從國標角度來看:現行GB 2635—1992烤煙國家標準共分42個等級,其中上等煙11個等級,中等煙19個等級,下等煙12個等級,下等煙中又把B3K、GY2規定為低次等煙。下等煙多指6個品質因素綜合較差,外觀質量不好,內在質量不協調,使用質量不高或煙葉安全性(主指焦油)差的等級煙葉,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田間生長發育不良或采收不當或調制失誤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的低質量煙葉。二是雖然田間生長發育正常,調制適當,但煙葉處于煙株極端的生理區域位置,也就是部位最低的腳葉和最高的頂葉,本身受生理區域局限,先天不足的低質量煙葉。
從卷煙工業角度來看:發展“532,461”國家重點骨干卷煙品牌戰略需要更多的上等煙來作為原料保障,拋開歷史因素,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工業利用現代技術手段來開發和應用烤煙原料的不足以及原煙不好利用,難以穩定和彰顯企業卷煙品牌的特色,而造成工業對上等煙、中部煙的大量需求。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植物的生長發育都遵循其特定的規律,當煙葉接近成熟時,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明顯降低,煙株體內的部分營養物質會進行再分配,出現衰老組織、下級單元逐級向新生組織、上級單元優先提供生長能量的“營養流”現象,清除腳葉的時機不當,勢必會影響到下二棚煙葉的生長和發育水平。同時,清除頂葉的考慮不周,也會引發煙株體內多余營養的富積,造成分解代謝的紊亂,推遲成熟和降低品質。
從政策穩定角度來看:在專賣體制下,從90年代初發展至今,政策一直在致力于堅持提高等級質量,控制上等煙比例,在缺少過多支撐的條件下,一下子把上等煙比例憑空提高了近三十個百分點,不符合生產的實際,政策的不穩定性也會給產業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單靠清除田間煙株的下等煙部位產生源頭(腳葉、頂葉),消滅不適用鮮煙葉來達到提高上等煙比例、優化等級結構和部位結構的目的是困難的,它只解決了下等煙產生的第二個部位因素,沒有解決掉下等煙產生的第一大主因,此舉有一定的的必要性,但要量力而行,要擺正標準化煙葉生產、收購、消除鮮煙葉三者的位置,合理調整好資金、技術、人員和時間,有所側重的開展工作,又快又好的為卷煙戰略品牌發展提供優質的主原料。
優化煙葉結構,不單是哪一個部門的事,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在政府的領導下,中煙公司、工業企業、煙草部門、煙農,必須加強協調,互相配合,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才能形成合力,把這項工作抓好抓實,才能適應工業品牌戰略的要求,才能保障生產者的利益,實現煙葉生產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推行標準化煙葉生產
進一步完善基本煙田的水利設施條件,提高水利設施的覆蓋率,作業率,確保旱能澆澇能排,滿足煙株正常生長發育的水分需求。積極推行植煙土壤的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技術,精準化、無“毒”化施肥,做到水肥耦合,安全施肥,為施肥減負增效。擇優布局,規模化、區域化種植,提升并穩定質量。根據氣候特點和卷煙工業用料需求,把握節令,合理選用良種,實行“良種”和“良法”的雙配套。嚴格規范栽培措施管理,適時封頂打杈,合理留足葉片。堅持煙葉的田間成熟度,改進烘烤技術,推行集約化密集式烘烤,提高烘烤質量。加強輪作的基礎上,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降低農藥使用量,提高煙葉的使用安全性。
以標準化的煙葉生產來穩定提高煙葉質量,提高上等煙比例,是生產的主流方向。在此基礎上,統籌兼顧,把握最佳時機,輔之于必要的掃除腳葉、打去頂葉等措施,方能控制好下等煙產出的生產源頭。
堅持國標收購
堅持全封閉密碼收購制度,以把內純度和包內純度為中心,切實做到“把內不純不出戶、包內不純不出村”。樹立以質求存,以質求勝的質量意識,堅持國標收購,確保“預檢不過不進站,初分不清不定級,定級不準不上稱,質量不符不上堆”。提高原煙工商交接等級合格率,嚴格二次密碼驗級和調運制度,做到“手續不全不進門,驗級不過不入庫,責任不明不外調”。純度把好了,等級質量控好了,批量質量穩定了,原料的特色也就隨之自然展現出來,卷煙企業對原料的加工和利用也就不難了,對上等煙的需求也就緩解了。
階段施行“單控”政策
受烤煙特殊歷史的影響,國家出臺了烤煙“雙控”政策,即控種植面積,控收購數量。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在試點的基礎上,分階段分地點適當進行政策的調整研究,不控種植面積,單控收購的中上等煙數量,用種植面積的適當擴大化來增加上等煙,中部煙的產出比例,有利于短期內迅速滿足卷煙工業的原料需求。
現代技術手段的開發、應用
卷煙工業的品牌發展需要特色,根據市場的需求,加快現代科學技術在工業上的研究與應用,如青雜分選打葉、薄片加工、膨脹煙絲處理等,創新降焦降堿降雜方法,加料添香,充分利用“后天”的手段來彌補“先天”的不足,“鈣化”農業大生產中存在的固有“小毛病”,有針對性提出各自對口的原料需求,為生產指明方向,一起積極拓展原料生產方式的現代化,原料品質的特色化和原料供應的基地化,最終實現大企業,大發展,大戰略。
市場化運作
現代企業的發展最終都要融入到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烤煙產業也不例外。煙農是煙葉的生產者,是行業發展的主力軍,煙農穩,煙葉就穩,兩煙產業也就穩,統籌好各塊經濟資源,工業退利,商業讓利,稅收降利,通過積極的經濟引導,必要的技術指導,進一步加大等級價差,提高上等煙等級的收購價格,以質論價,優質優價,讓煙農包中有錢,投資有力,行動有心。市場化的運作,讓煙農對各種提質的措施執行由被動變為主動,由“你要動”變為“我要動”,充分應用市場經濟的杠杠來從根本上解決原料的生產,滿足并適應工業的原料需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