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初冬,記者在黑龍江煙區采訪,碰到的煙農都很忙,煙草公司的人也很忙。按說,這個季節已到了東北的“貓冬”之時,應該是“糧入倉,熱土炕,算完大賬放炮仗”時令。冬天的黑龍江煙區在忙什么呢?
農閑時節忙“充電”
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佳木斯市的煙農們卻用行動告訴記者“一年之計也在冬”。
“這幾天忙著‘充電’呢。”佳木斯市湯原縣北向陽煙農專業合作社的李英明說。為提高當地烤煙生產技術,2011冬天,煙草公司邀請專家到合作社授道解惑,講解烤煙種植過程中的測土配方、大田移栽等技術要領。聽了培訓課,李英明感覺收獲很大。2012他種了120多畝煙,純收入15萬元。早就聽說2012還要舉辦培訓班,這幾天他認真總結了2012種煙的經驗教訓,并從網上下載了有關技術資料,準備到時候帶著問題參加培訓。
就在李英明認真“充電”的同時,富錦市煙農們正忙著研究“怎么烤好煙”的問題。2012哈爾濱煙葉公司在富錦建設了新式烘烤工場,進行了不同裝煙烘烤方式的試驗。烘烤工場與以前的老烤房不一樣,采用了集中供熱系統,有針式煙夾、托架式煙夾和箱式烘烤三種烘烤方式,烘烤用工和成本明顯降低,煙農們非常感興趣。趁著農閑時節,煙草公司的技術人員到合作社講解新式烘烤方法。煙農們圍成一團,討論烘烤的技術和程序。現場還會組織分級、烘烤比賽,樹立標桿,落實方法,旨在提高煙農的種煙水平。
煙農是煙葉生產的主體,提高煙農素質對提高煙葉質量、減工降本增效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黑龍江省局(公司)在繼續重視煙葉生產現場指導的同時,更加關注煙農素質的提升。每年冬閑時節,省局(公司)都會組織有關專家為煙農授課,推廣先進生產技術;以村或者合作社為單位,組織有關技術人員為煙農查找問題,總結經驗。在培訓過程中,煙草公司還特別注意培養有技術、會經營、懂管理的新型農民,實現煙農由體力型向技能型、知識型轉變,努力解決當前農村技術、勞力不足的問題。
“閉門造車”忙提升
“給別人一瓶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在努力提高煙農素質的同時,各級煙草部門也沒有閑著。
2010年,哈爾濱煙葉公司與云南中煙紅云紅河集團以黑龍江的“龍江911”為主栽品種,進行低危害特色優質煙葉開發。這個項目是一個復雜的工程,涉及肥料使用、栽培方法、采摘時間等。煙葉收購結束后,煙草公司有關人員對留存的煙葉進行化驗,進村進戶大走訪,準備進一步改進方式方法,推動項目開展。
接下來的一個月,哈爾濱煙葉公司經理武常青組織技術人員“閉門造車”。2012年,富錦三江基地單元承接了國家局全程機械化試點任務。武常青和技術人員先后到國內和黑龍江的不少地方學習機械化作業。年初,他們參觀了從美國、加拿大等地引進的移栽機、噴藥機和切頂抑芽機,在機械裝備自動化上有了新的思路。趁著煙葉生產的空閑時間,公司又組織國內廠家對現有機型進行科研攻關,讓這些機器更加實用。武常青認為,如果再在移栽機、采收機和高地隙噴藥機上下點功夫,黑龍江煙葉生產的畝用工數還可以減少。
近年來,黑龍江省局(公司)緊緊圍繞特色優質煙葉生產和煙葉品牌打造,針對一些前瞻性、戰略性和關鍵性問題,組織優勢力量進行攻關,加強技術研發創新和引進吸收。目前,黑龍江省局(公司)所屬兩家煙葉公司分別針對各自煙區特點,在煙葉品質改良、特色煙葉培育、精準煙草農業、煙機開發應用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哈爾濱煙葉公司開展烤房設備改造、全程機械化試點;牡丹江煙葉公司推進良種、良法、良制、良機配套,將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融入煙葉生產各環節,提高煙葉生產的科技貢獻率。
“土地銀行”忙分紅
11月中旬,湯原縣永發鄉的煙葉收購工作剛剛結束,煙農們在忙著算賬,準備年終分紅。2011年,永發鄉煙農付強把承包的190畝地全部種了煙。雖然他沒有參加一天煙葉生產,但年終拿到了10多萬元的分紅。2012的紅利還沒有出來,但肯定不比2011少。
不種地也能拿紅利,這樣的好事真的有?如今,永發鄉就有這樣的“土地銀行”——存土地能分紅!煙農張向海家里沒有勞力,也缺乏大型煙用機械設備,以前種煙想都不敢想。2011在土地銀行存入煙田50畝,獲得純利4萬元。
說到永發鄉“土地銀行”還得從煙農專業合作社談起。2009年末,湯原縣永發鄉紅豐村的18戶煙農成立了紅豐煙農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社員30多名,密集烤房100多座,種植煙葉3000多畝。合作社成立了采收、分級、烘烤等涵蓋煙葉生產關鍵環節的專業化服務隊。正因為有了專業化服務隊,村里的煙農很愿意將自家的田交給服務隊打理,自己不用操心費力,還實現了減工降本、提質增效。“土地銀行”越辦越紅火。
如果說湯原的“土地銀行”是自發形成的,那么和平牧場的“土地銀行”則是主動培育的結果。為了更好地組織煙葉生產,2011年和平牧場成立了和平牧場煙農專業合作社,牧場35戶職工入社,實行全面“代種、代管、代收”的模式。“三代模式”下,牧場職工將承包的土地交給合作社管理,每畝交納1000元的生產費用。和平牧場將有關機械設備出租給合作社,合作社則組織專業化服務隊種煙,提供整地、育苗、移栽、植保、烘烤等服務。這個過程中,合作社社員不出一天工,年終也拿到分紅。據悉,這種組織形式下,合作社畝用工僅在5個左右,工作效率高,效益好,牧場職工普遍致富增收。
如何幫助煙農致富?近年來,黑龍江省局(公司)的理念逐步轉變,由物質資助變為技術支持和完善制度,而這些理念實現的平臺就是煙農專業合作社。黑龍江省局(公司)堅持政府主導、煙草主動、農民主體的原則,加快構建“政府+煙草企業+煙農”的合作機制,把農民有效組織起來進行現代煙草生產,帶動煙農發展現代煙草農業,使煙農持續穩定增收。目前,全省煙農專業合作社已經發展到24個,入社農戶2005戶,占全省種煙農戶的17.93%,合作社服務面積9萬畝左右,占全省種煙面積的18.92%。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