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旬陽消息 據悉,2012年,陜西旬陽縣城關鎮收購煙葉1055011斤,煙農收入11889260元,加上煤補1203205元,總額達到13092464元,實現煙葉稅26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2.7%、55.5%和58.8%,煙草收入首次越過千萬大關。
近年來,旬陽縣城關鎮秋播期間就落實來年煙草面積,已成為發展煙草的正常習慣。2011年秋播前夕,鎮上下達全鎮2012年種植煙草5000畝的生產計劃,要求各聯村單位抽調人員走村入戶落實煙草面積。工作人員通過宣傳市場信息,使煙農在秋播期間就預留了種煙地塊。秋播結束,接著督促、動員、檢查煙農秋冬翻地。進入春季,結合煙草育苗,又進一步夯實煙草面積,真正把種植面積落在實處,使今年全鎮實現煙草種植面積4400畝,比上年增長21%。
旬陽城關鎮煙草生產同全縣一樣,也有一個慢長的發展過程,90年代曾經種植煙草過萬畝,但因“大起”而“大落”。但該鎮歷年來一直沒有放棄,一直為農民在煙草發展上尋求致富“良方”。該鎮屬“撤區并鄉”前區級轄區大鎮,因而鎮域遼闊,鎮內30個村(社區),由于地處城鄉結合部,適宜煙草生長的只有12個村的部分組戶。因此近年來該鎮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下達煙草計劃只涉及這12個村。早在2006年,該鎮就結合本鎮實際,提出了“51515”計劃(即面積5000畝,產量100萬斤,產值500萬元,稅金100萬元,均價5元)。旨在要求不宜發展工商貿企而適宜煙草生產的村組,重點發展煙草生產,使這些村組通過發展煙草生產達到與全鎮經濟工作同步。近年隨著煙草價格的提高和煙草技術含量的提升,該鎮不斷采取扶持獎勵、績效考核等措施,通過強化領導,強化管理,強化服務,上述計劃2009年就順利實現。經過近三年的努力,又在2009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
由于城關鎮的地理位置決定,適宜煙草生長的區域較小,加上人們的發展觀念和總結多次發展失敗的教訓,在城關發展煙草難度較大。為了穩定發展,該鎮一直安排財政所在木場村抓煙草示范點。鎮財政所從農民財政兩增收的角度出發,落實專人專抓。堅持每周有人去,隨時有聯系,指導有程序。通過宣傳煙草形勢,開展算賬對比,逐戶進行動員,發揮黨員帶頭、落實聯片示范,使木場村煙草面積由小到大,煙葉質量由劣到優,經濟效益由低到高,推動了木場村煙草示范點的穩步發展。五年來,先后在木場村召開各類現場會13次,使煙草生產的根深深扎在了全鎮煙草適宜區干部、煙農的內心里。今年元月,市級現代煙草農業示范點又落戶在木場村七組,使木場村煙草示范點實現了“錦上添花”。在人力、物力、技術設備全力配合支持下,木場七組15戶煙農種植煙草面積達到340畝,推動全村96戶發展煙草1586畝,其中20畝以上大戶46戶。據統計,全村今年收購煙葉426708斤,煙農收入540余萬元,實現煙葉稅107萬元。全村煙草收入6萬元以上的戶比比皆是,煙草收入10萬元以上的有6戶。一組煙農潘仁富說:“我前兩年在外打工,一年收入就5萬元左右,今年栽煙20畝,收入8萬余元,真是沒想到!現在興煙有奔頭,明年還是安心在家興煙。”木場村近年煙草生產的捷報頻傳,喜訊不翼而飛,在全鎮形成了很大的影響力,從而推動了全鎮煙草生產的穩步發展。
為了促進煙草發展,該鎮一直把煙農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從資金上,協調金融部門提供方便快捷的信用貸款,保證春季煙農資金最緊時期的購肥之用。在技術上,鎮上不僅有常設機構的煙站技術人員深入一家一戶進行田間指導,還有聯村單位人員的密切配合,使煙草生產每個環節都能達到現場指導到位。2012年,煙草技術人員實行服務前移,為不打擾煙農,他們在示范點上租房立灶,吃住自己管,工作在田間。在烘烤期間,一遇停電,技術人員就用手機給煙農及時通知啟動電機,有時電機或電頻器發生故障,無論風雨天氣或半夜三更,只要接通電話,技術人員都能在半個小時內趕到現場及進排除。木場村的煙農說:“我們今年烤煙質量好,得虧點長陳思恩”。在設備上,從2008年起至2012年,全鎮裝配密集式烤煙爐220座,木場村市級示范點還建成了一個密集式烤爐群。先進技術設備的使用,降低了煙農的勞動強度,增加了煙農的勞動效率,保證了煙葉的烘烤質量,提高了煙農的經濟效益,促進了煙草生產的順利發展。
城關鎮煙草收入突破千萬大關,已經成為該鎮煙草發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標志著城關多年培育的煙產業的形成。城關煙草產業的形成將為該鎮群眾增收、財政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該鎮高山區域農民開創了致富的門路。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