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西部在線報道 剛剛過去的2012年,對于陜縣菜園鄉后架河村的種煙大戶趙來剛來說,又是一個豐收年。他去年種植的28畝煙葉共賣了17萬元,畝均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通過種植煙葉,趙來剛已經給兩個兒子在城里買了房,家里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趙來剛只是三門峽千千萬萬個煙農中的普通一員。近年來,三門峽市牢牢把握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方向,堅持“擴規模、彰特色、提質量、增投入、強服務、降工本”工作方針,狠抓各項措施落實,全市煙葉種植規模穩步擴大,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扎實推進,“三門峽”牌優質煙葉的牌子越來越響亮,煙農收入更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上下齊心,煙葉收入實現“三個翻番”。2012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煙葉工作,出臺一系列煙葉產業發展激勵政策。各縣(市)制定政策,加大投入,調動鄉、村、組和煙農的積極性,煙葉種植面積穩中有升。全市4個種煙縣(市)、45個種煙鄉(鎮)、532個種煙村中共有17195戶合同約定種煙農戶,種煙面積達26.7萬畝。風調雨順帶來從未有過的好收成,2012年全市收購煙葉77.2萬擔,同比增加29.02萬擔;煙農總收入8.06億元,同比增加4.07億元;煙農戶均收入4.69萬元,同比增加2.3萬元;畝產值3018.7元,同比增加1063.6元;實現煙葉稅收1.77億元,同比增加8953萬元。其中,煙農總收入、戶均收入、煙葉利稅三項指標實現翻番,繼續保持全省煙葉第一大市地位。
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穩步推進。近年來,我市把現代煙草農業基地單元建設和產業集群建設作為煙區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圍繞“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目標,持續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進程。2012年建設6個現代煙草農業基地單元,種煙面積13.5萬畝,其中靈寶五畝、朱陽和澠池果園被評為國家級現代煙草農業基地單元,種煙面積7.4萬畝,基地單元內工、商、研密切合作,生產水平高,平均畝產值達3328.9元,戶均收入達5.92萬元。成立8個煙農專業合作社,涉及51個村2555戶煙農,種煙面積4.7萬畝。培育育苗專業戶395戶,組建機耕起壟專業隊14個、植保專業隊21個、烘烤專業隊27個、分級專業隊25個,商品化供苗和專業化機耕起壟、植保、烘烤、分級覆蓋率分別達100%、95%、80%、60%、45%。
用“真金白銀”解決煙農后顧之憂。各級煙草部門圍繞推進煙葉設施農業建設,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改善煙區生產條件。2012年投入1.2億元建設煙葉生產基礎設施項目3938項,受益煙田14.5萬畝。積極推進水源工程建設,盧氏東明麻地溝等5項水源工程計劃投資9.4億元,已列入計劃;預算投資1.5億元的靈寶“白虎潭”水源工程正在積極爭取。加強煙田防雹增雨體系建設,與氣象部門合作新建防雹增雨作業點6個,全市煙區作業點達到27個,開展防雹增雨作業69批(次)。完善煙葉保險機制,投入資金535萬元,使全市所有煙田參加保險。
“三門峽”煙葉品牌越來越響亮。我市積極實施“質量興煙”戰略,努力打造“三門峽”優質濃香型煙葉品牌。落實“優化品種布局、優化土壤環境、優化播栽時期、優化施肥結構、優化采收烘烤”五項技術,煙葉風格特色進一步彰顯;研究探索“黃金葉”品牌卷煙有機煙葉原料生產技術,并取得階段性成果;與大專院校及科研單位合作,開展“三門峽濃香型特色優質煙葉開發”和“三門峽東部煙葉質量提升工程”等課題研究。如今,“三門峽”牌煙葉已經進入全國知名卷煙品牌主配方,成為全國煙葉市場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