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新聞網報道 湖北省2012年累計收購煙葉242萬擔,全省8萬多戶煙農總收入29.8億元,增收8.76億元。煙農畝均收入3000余元,戶均收入3.4萬元,同比增加50%,眾多貧困山區的農民脫貧致富。
昔日亂石嶙峋、云霧繚繞的貧瘠山頂,如今被改造成梯田,種上珍稀的煙葉;往日窮困潦倒、背井離鄉的貧困山民,現在紛紛返鄉承包煙地,產品在全國供不應求乃至出口歐美等地。走進“世界硒都”——湖北恩施,現代煙草農業為貧困山民鋪設的一條致富路。
位于湖北西南邊陲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為中國最年輕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有“中國硒都”、“華中藥庫”、“天然氧吧”等美譽。然而,交通不便、山多地少,“地無三尺平,坡無三尺高、泥無三尺厚,水無三尺深、肥無三寸留”的狀況,成為制約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瓶頸”。
當地政府官員介紹,恩施貧窮落后,重要的一條原因是缺少產業支撐。然而,“富硒低害”特色和良好自然生態,讓恩施成為中國重要的優質煙葉產區,湖北省多年來也一直在引導當地農民種植優質煙葉致富。在恩施發展山地煙草農業,首先發展的是扶貧農業,是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作貢獻。
為此,煙草部門首先重點實施水源性工程建設,著力改善煙葉生產環境及人民生活條件。根據水源性工程容量、地勢地形、人畜飲水及煙田灌溉需水量,圍繞水源建水池,圍繞水池鋪管網,改善煙葉生產環境和人民生活條件,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其次是針對山區耕地切割嚴重、耕地分散、土地石漠化等問題,擯棄了“人造平原”的做法,采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和“先易后難、分期分批”的辦法,進行了土地整理項目,打造出了“田成片、路成網、渠相連、機能耕”的現代化煙草基地單元格局。
同時,針對傳統煙草模式下的人力作業,費工耗時,投入大,成本高,收入十分有限的難題,以綜合服務型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為重點,煙草系統建立了適合山區發展的現代煙草農業服務體系,幫助煙農減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
目前,恩施州已完成了煙田土地整理5萬多畝,形成了涵蓋“生態農業、設施農業、科技農業、組織農業、信息農業”幾大特點的基地單元格局。整理后的煙田片塊界限依山就勢,實現了噴灌,呈現出“山、水、林、路、煙”和諧共處的綠色生態場景。
“是現代煙草農業改變了我們貧困山區的面貌”,劉家峁年近六旬的廖康頂感慨萬千。他說,昔日這里是一片亂世嶙峋的貧瘠之地,村民靠種植玉米、土豆等經濟作物養家糊口,再加上當地缺少水源,抵抗自然災害能力極差,即便在風調雨順的年份,每畝土地也就七、八百元的收成。為此,許多同鄉或選擇搬離,或全家出動外出打工。
如今他承包了26畝煙地,由合作社采取訂單農業的方式,基本不需要承擔經濟風險,每畝地煙地的收入差不多3000多元,一年下來有7、8萬元的經濟收入,生活條件比過去有了極大地改善。如今他家仍然住在山上,但建起了夢寐以求的樓房,還買了汽車。“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過去許多在外地打工的村民,現在都返回了家鄉,種起了煙葉?!?/p>
目前,恩施成為湖北省煙葉的主產區,該州目前煙葉常年種植面積穩定在70萬畝左右,收購煙葉180萬擔左右,烤煙產量占全省的80%左右,白肋煙產量占全國的70%以上,產品在國內供不應求,甚至出口美國、歐洲、日本等地,煙草產業已成為富民強州的重要支柱。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