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鄭州煙草研究院網站報道 當煙葉產量突破2000萬擔,如何在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高水平上為行業“卷煙上水平”提供原料保障?
隨著全社會對生態文明的日益重視,如何循著這一未來發展的指向標,加快推進煙葉生產的綠色發展?
站在又一個十字路口的云南煙草商業,如何進一步破解發展難題、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實現云南煙葉生產持續健康發展,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創新。”在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總經理)余云東看來,只有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戰略基點,不斷注入創新因素,才能為云南煙葉生產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真正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
完善機制 激發創新熱情
“從事過科研的人都知道,一項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再到千家萬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玉溪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高級農藝師楊碩媛是云南最早開展煙蚜繭蜂生物防治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為這項技術,她整整奮斗了15個年頭。
科學技術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需要充滿艱辛的探索和“面壁十年”的精神。
如何使科研工作者甘做“冷板凳”、最大限度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一套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體制機制是前提和保障。
云南省局(公司)首先從完善創新管理體制入手,構建了以省局(公司)科技管理部門——云南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州(市)公司生產技術中心——基層技術推廣站為主體的四級創新體系。
在此基礎上,他們進一步完善科技投入管理機制,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和對創新人才的激勵力度,形成了以科研質量和創新能力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標準。
2011年,云南省局(公司)對科技部門職責和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梳理和優化,從組織架構上確保了各級部門的上下貫通和有效銜接,構建了層級清晰、層層支撐、全程覆蓋的流程體系。
科技組織架構不斷完善,創新資源進一步整合,一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開放式創新體系基本形成。
中美分子育種聯合實驗室、國際優質煙葉開發高級專家學術交流年會、全球首個世界煙草品種園……以科技創新體系為基礎,云南省局(公司)積極開展多邊合作,主動利用國際國內科技資源,一個個具有國際水準的科技創新平臺的搭建,為科研人員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創新空間。
有了制度護航和平臺支撐,創新者“爭”的勁頭更猛,“闖”的魄力更大,“拼”的勇氣更足。如今,在云南煙草商業系統,創新已成為支撐企業轉型發展的內生動力。
碩果累累 讓創新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近三年來,云南煙草商業共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39件;經有關部門批準,主持編制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9項。
自主選育的“云煙85”、“云煙87”、“云煙97”等品種種植面積,占全國煙草種植面積的63.3%,成為全國煙葉生產的主栽品種。
成功構建了世界上第一張烤煙簡單序列重復(SSR)標記遺傳連鎖圖,為突破育種技術瓶頸奠定了基礎。
兩名科研人員被國家局分別確定為煙草遺傳育種學科帶頭人和煙草分子生物學學科帶頭人,八名科技人員被云南省認定為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創新人才,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
一個個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一組組動人心弦的發展數據,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云南煙草商業對轉型發展的“渴求”和“追逐”,感受到他們在科技創新上的“底氣”和“實力”。
這種“底氣”和“實力”,體現在云南煙草商業推進重大專項實施、攻取科技新高地的實踐上。
他們緊扣新煙區開發、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等重大戰略課題,圍繞行業大品牌需求,先后開展了“云南省新煙區煙葉與津巴布韋煙葉比較研究”、“中式卷煙高端品牌優質原料保障生產技術研發”、“黃金走廊特色優質煙葉開發”、“綠色煙葉研究”等一批重大專項研究,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企業發展中的科技支撐作用愈加凸顯。
這種“底氣”和“實力”,體現在云南煙草商業對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的高度重視和不懈努力上。
在他們看來,只有讓科技成果走進田間地頭、走進千家萬戶,才能真正將創新優勢轉化為競爭和發展優勢。就推廣應用速度和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而言,煙蚜繭蜂生物防治技術無疑是云南煙草商業眾多科技成果中的典型代表。從最初的50畝到2012年的666萬畝,幾年間,這項技術推廣應用面積擴大了13萬倍。據統計,2008年以來,云南省累計節約防治煙蚜成本2.56億元,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1305噸。
創新,永無止境。成績斐然的云南煙草商業從未停下創新的腳步。
云南省局(公司)副總經理高體仁表示,他們將以重大專項為載體,超前部署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基層技術推廣體系建設,讓先進適用的技術成果以最快速度發揮最大效用。
“綠色”引領 做煙葉發展的領跑者
十八大以來,“美麗中國”一詞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共鳴。在這一理念指引下,一條綠色發展之路愈加清晰地展現在人們眼前……
立足行業,放眼世界,云南省局(公司)也一直在深入思考,未來煙葉生產該走一條什么樣的路?
余云東認為,在綠色發展成為當今時代潮流的背景下,綠色生態新煙草建設將成為世界煙草發展的重要方向,要把煙葉生產發展建立在自然環境良性循環的基礎上。
作為世界最大的煙區,云南一向敢為人先,志在做世界煙葉發展的領跑者。
2010年,云南省局(公司)正式啟動綠色煙葉研究。如今,他們已完成對全省12個煙葉主產區8781個土壤樣品及煙葉樣品的取樣、化驗分析工作,摸索出一整套煙葉清潔生產技術方法和管理體系。
2012年,他們編制完成《綠色生態煙葉標準》,發布綠色生態煙葉生產19條重要措施,同時在保山、文山、臨滄等7個州(市)正式啟動綠色生態新煙草生產示范區建設項目。其中,保山騰沖界頭示范區率先崛起。依托大生態,集成大科技,建設大莊園,樹立綠色生態新煙草新理念,探索綠色生態煙葉發展新路子,構建綠色生產、標準化生產、清潔生產新方式……一個以“三大三新”為主要特征的“界頭模式”,成為全省綠色生態優質煙葉發展的典范和樣板,標志著云南在這條綠色發展之路上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展望未來,余云東表示,他們將進一步加大綠色生產技術攻關力度,從根本上實現煙葉生產環境安全、生產過程安全和產品質量安全,推動煙葉生產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創新發展。
到那時,敢為人先的云南煙草商業,又將呈現一幅怎樣的美麗畫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