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3月20日,正值煙苗移栽時節。一大早,機器轟鳴聲就在湖南長沙瀏陽市沙市基地單元響起。這是湖南省瀏陽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聯合湖南農業大學專家在指導金沙煙農專業合作社煙農操作煙苗移栽機。煙田一角,八九名煙農聚精會神地圍攏在專家身邊,認真地學習操作技術。
近年來,長沙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按照國家煙草專賣局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點工作要求,以“合理配置農業機械,促進農機農藝融合,推進減工降本增效”為目標,依托基地單元,探索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運行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記者了解到,去年,長沙市局(公司)在瀏陽市沙市基地單元、寧鄉縣老糧倉基地單元分別開展試點面積1000畝的田間機械化工作,配置了翻耕、起壟、移栽、植保、烘烤、運輸等十個環節的農機共計228臺套。
“十個環節全部推行機械化作業,‘鐵牛’唱起了主角,煙葉生產作業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瀏陽市局(分公司)副經理李帆算了一筆賬,十個環節的傳統手工操作所用工時,每畝109.5個小時,而機械化作業所用工時,每畝僅12.9個小時,“兩相對比,減工增效十分明顯”。
與此同時,作業成本也大幅降低。“除翻耕環節因運輸費用增加,導致成本每畝增加了25.37元外,其余9個生產環節作業成本均出現不同程度降低。”寧鄉縣富源煙農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沈國民告訴記者,煙葉生產實行全程機械化作業后,平均每畝降低成本1024.3元。
“要使‘鐵牛’真正成為田間作業的主角,關鍵是要有一個良好的運行模式和工作機制。”長沙市局(公司)煙葉生產部主任何命軍介紹道,目前兩縣(市)試點單元的做法是通過健全“四個機制”,著力解決“四個問題”,即通過健全組織保障、農機配置、作業運行、農機管護四個機制,解決如何組織、如何購買、如何使用、如何管護四個問題。
在組織保障上,瀏陽市局(分公司)和寧鄉縣局(分公司)按照政府領導、煙草主導、合作社為主體的原則開展工作,選擇湖南農業大學為專項技術依托單位,全程參與技術培訓指導和農機具測試評價,從中篩選出相對成熟的農機。
為了解決“購買”問題,瀏陽市局(分公司)和寧鄉縣局(分公司)從規范流程入手,按照申請、審批、購置、使用、驗收、補貼的操作流程,規范農機購置程序;邀請相關廠家現場演示,并努力協調購買資金。
有了農機設備,怎么使用也是一個大問題。長沙市局(公司)提出,應立足農機、面向煙草、服務煙農,完善作業運行機制,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我們把開展新型農業機械化技術示范和培訓放在首位,舉辦了多種形式的現場演示會、技術培訓班、技術咨詢等活動。”李帆說,去年瀏陽市局(分公司)對煙農和各農機服務隊提供各類培訓13次,共計1800余人次,煙農和農機手的操作水平得到切實提高,農機效能得到充分發揮。
在做實技術培訓的同時,寧鄉縣局(分公司)指導煙農專業合作社規范專業化服務管理,合作社對農機作業實行承包管理,收取農機作業收益的10%作為管理經費,專業服務隊則承包具體作業任務,開展機耕、植保、運輸等機械化服務。
機械設備離不開精心管護。為此,長沙煙草以合作社為平臺,按照“職責清晰、責任落實”的要求,成立了設備管理管護小組。合作社指定專人負責管理農機設備,對農機設備使用進行登記造冊備案、專庫存儲。各專業服務隊向合作社繳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提高煙農、農機手對農機的保護意識,確保農機正常使用、安全運行。
為了建立健全農機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合作社制定了“六個統一”制度。“統一調配管理、統一服務價格、統一作業標準、統一簽訂協議、統一質量驗收、統一收費結算,從而真正讓煙農從專業化服務中得到實惠,嘗到減工降本的甜頭。”金沙煙農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喻科武介紹道。
“目前,試點工作進展順利。但不可否認,機械化作業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何命軍介紹說,今年長沙市局(公司)會繼續在瀏陽市和寧鄉縣開展全程機械化試點,圍繞如何合理配置農業機械、加強專業化隊伍建設等課題作進一步探索,使機械配置、使用和管理更加科學,切實推動煙葉生產持續健康發展。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