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赫章消息 “煙站的同志們研究的這個設備,實在太好用了……”,在哲莊鄉中心村的煙田里,煙農朋友們一邊向我“顯擺”他們的“秘密武器”一邊這樣交口稱贊。
咋一看,不就是個電動沖擊鉆嗎?“是呀,就是老五哥用電動沖擊鉆改造的呀!”煙農朱少云和王棋異口同聲,滿臉得意。“老五哥是誰呀?”“煙站的孫釗。”
在煙田里,我們找到了“老五哥”,他向我們講述了這個“秘密武器”的改造過程。
一、改造的背景
2013年,貴州省赫章片區全面推廣井窖式小苗膜下移栽技術,高原煙海管理區給哲莊煙葉站配發了手動打孔器500個,電動打孔器7個。在使用過程中,兩種打孔器的效果都非常好,煙農也認可。但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1、手動打孔器,打孔動力為人力。煙農反映:長時間使用,手腕酸痛,容易疲勞,同時把手舒適程度不太完美,手掌容易磨出水泡,效率相對較低。
2、電動打孔器,動力為發電機。煙農反映:效率高,但重量稍顯笨重,必須用力下壓才能達到打孔效果,勞動強度較大,如操作稍有不慎會纏絞地膜,同時發電機存在空載情況,燃油消耗大。
這些問題看在煙站同志的眼里,急在心里。為了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分析和研究,會上,具有一定車工經驗的孫釗同志提出了一套方案:從電動打孔器的工作原理受到啟發,對原電動打孔器的電動裝置進行改造,將水平轉動做功方式改成磁場切割(垂直)做功運轉方式,就可以解決人力下壓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能很好地再次減輕煙農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改造過程
1、購買850w——1200w的電動沖擊鉆機、25#鉆頭。
2、截取手工打孔器蝶形片和陀螺狀頭。
3、將手工打孔器蝶形片和陀螺狀頭同心焊接在25#鉆頭末端。
三、開展實驗
設備改造結束后,組織實驗。一是在離照明電源最近的煙田進行實驗。統計數據顯示:改造后的制“井”設備平均5秒就能打好一個孔;平均1畝煙田耗時5500秒,合1.5小時,用電(0.850kw×1.5小時=1.3千瓦時)1.3度,電費不足1元錢。二是在離照明電源較遠的煙田,利用電動打孔器的發電機為動力電源,每畝耗油1.2公升,成本不到10元。
為了檢驗效果,筆者在哲莊鄉中心村進行體驗。效果與實驗情況一致。“老五哥”告訴我,這臺設備還有優化和改進的空間,經過再次改進后“井窖式小苗移栽制井設備”功能會更完善、使用會更方便、為煙農減工降本的效果會更好,令人無限期待。
四、單個改造成本
沖擊電鉆:350至380元
鉆頭:20元
焊工:20元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