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重慶日報》報道 重慶市萬州區恒合土家族鄉七星村位于重慶與湖北交界的七曜山區,區位和交通條件都不錯,產業發展也有一定基礎,但基層組織建設一直落實不力,群眾意見很大。在去年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群眾滿意度列全鄉14個村(社區)倒數第一,被評定為后進黨組織。
七星村黨支部書記陳輝明得知消息,心急火燎跑到鄉黨委請求“從輕發落”:“我當了二十幾年村干部,這個帽子太丟人了……”鄉黨委書記胡楓回答:“這頂帽子不是你或你們兩委不光彩,整個黨委臉上都掛不住。啥時候群眾滿意了,才能‘摘帽’。”
一場“摘帽”戰就此打響。
會診 干部不清白干群不和諧
區、鄉兩級黨委約談該村兩委班子,召開全體黨員和群眾座談會,走訪原村干部和老黨員,會診病根。
村民譙啟文開口就很“沖”——“苦草塘地災點整體搬遷有42戶,為啥補償金不公開?會不會村干部在其中玩貓膩、優親厚友?”
村民陳孟平、何興猛、蒲承先等反映低保分配不公,懷疑資金被截留,還曾向市長信箱投訴。
不少老黨員說,村委會主任擅自外出務工,不理村里工作,導致村務癱瘓。群眾投勞修通近7公里路,卻因缺乏管護茅草叢生,坑凼密布;去年6月遭遇暴雨和冰雹襲擊后,村里1.2公里水渠淤塞,煙葉生產道路毀壞2.3公里,4個烤房有滴漏現象;群眾種植烤煙缺水、烤不出來、運輸不暢,直接導致全村支柱產業損失逾10萬元:“你說老百姓的怨氣咋個不大嘛?”
下藥 重塑主心骨建章疏民怨
病灶找到,區、鄉兩級黨委迅速整合力量開藥方。
直接牽頭整改的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洪承義說,首先要抓班子,重塑主心骨:“我們依法罷免了工作消極、群眾意見大的原村委會主任,召開黨員和群眾大會,推選年富力強、公道正派的譙建權任村委會主任。同時,下派一名鄉黨委委員任第一支部書記?!?/p>
建章建制隨之跟上——村兩委規范了公開欄,公示辦事流程和舉報電話。組織村級財務監督小組,會同鄉財政所專業會計,對該村歷年來收支進行核查清理并公之于眾。鄉、村兩級干部走訪黨員群眾132戶427人次,召開專題群眾會,做好地災點搬遷資金分配、惠農惠民資金分配政策的宣傳解釋。
在低保評定工作中,駐片黨委領導、鄉社保所長、駐村干部參與入戶調查和聽證,嚴格把關資格和程序,確保全過程公開、公正、公平。
政策層面理順,發展舉措也逐一擬定——在鄉黨委支持下,村兩委爭取到區農委、區扶貧辦、區煙草公司的81萬元資金,建設蔬菜基地,完成安全飲用水改造,整修兩條主要煙葉生產道路。煙草公司表示將對受災煙葉大戶加大補貼力度,并支持七星村創建市級煙葉生產基地。
療效 昔日后進村變成“后勁村”
經過大半年的集中整改,七星村面貌煥然一新。
譙啟文說起變化如數家珍:“現在公共服務中心有人守,值班干部辦事熱情;煙路整治落實了,去年的種煙災情補助也打進卡了……還有,以前經常扯皮的兩委班子,現在一起到鄉里給我們爭取公路沿線安便民路燈!”他邊說邊笑得合不攏嘴。
在第二次群眾滿意度測評中,七星村得分提升到96.7%,從原評定的“差”躍升3個等次到“好”,成功實現轉化升級,被評為全區基層黨組織整頓轉化先進單位。
陳輝明感嘆,收獲最大的不僅是新“帽”,更是七星村如今的新貌:“不少昔日‘釘子戶’主動參加村兩委組織的黨員志愿服務,義務投工投勞140余個,整修村組級公路、人行便道約15公里,疏通溝渠1.2公里,整修堰塘1口?!?/p>
眼下,七星村高山無公害蔬菜產業規劃已初步制定,1000畝烤煙基地展現出蓬勃生機,一個“后進村”實現了到“后勁村”的華麗轉身。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